帮你快速找医生

血压高了,不要急着先吃药

2020年08月28日 8045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引言:很多人一发现血压升高就认为吃降压药得了。但要不要吃药,该怎么治疗还是有讲究的。高血压的病因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可不单单靠吃降压药那么简单!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如果失治误治,不但浪费降压药,还会延误病情。

                                        【临床案例】

    杨先生今年39岁,6年前出现头痛,测血压140/90mmHg,5年前出现脸麻、手麻、双下肢无力,于是到当地医院就诊,发现血钾降低,经过对症治疗,麻木乏力症状可缓解,但时有反复,间断在当地医院就诊,不规律服用降压药和补钾药。血压也控制不佳,波动于135-165/92-115 mmHg。于是杨先生来到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内分泌科就诊,医生了解杨先生相关的病史、症状和体征后,考虑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性大,建议杨先生住院系统诊疗。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果然就是继发性高血压病!


一、什么是继发性高血压


        高血压按病因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是现阶段医疗手段还不能够查出其明确病因, 多为遗传及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继发性高血压是指血压升高是某些疾病的一种临床表现,本身有明确而独立的病因,可通过祛除病因而治愈或缓解的血压升高,发病率约5-15%。

         

二、什么情况下需要排查继发性高血压


①年龄:发病年龄<40岁,血压波动大,清晨或夜间高血压,就需要警惕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多见,但是如果舒张压升高也要考虑在原发性高血压基础上又存在继发性因素。


②血压水平及控制难易程度:如果血压是以中、重度升高多,而且一般降压药治疗效果不佳,就要考虑继发性高血压了。


③高血压损害严重:高血压病程短,但是病情发展快,出现恶性高血压,并发症严重,且与高血压病程不相称。


④合并的疾病多:合并症多,常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等多种疾病并存。


⑤家族聚集性:家里有亲人已诊断继发性高血压患者,特别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本人如有血压控制不好,应该排除是继发性高血压。


三、继发性高血压有哪几种?


肾性高血压、内分泌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全身性疾病都可以引起继发性高血压,内分泌性高血压占继发性高血压的大多数,至少有14种内分泌疾病可以引起高血压,如肾上腺疾病(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库欣综合症及嗜铬细胞瘤)、甲状腺疾病(甲亢、甲减、桥本氏甲状腺炎)、垂体瘤等。其中,最常见的内分泌原因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四、什么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1)定义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是指肾上腺皮质分泌过多醛固酮,引起以高血压、低钾血症、低血浆肾素活性和碱中毒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5%-10%的高血压患者可能患有原醛, 被视为最有治愈可能的高血压。

                        

        

(2)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危害

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相比,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发生心、脑、肾、眼等靶器官损害更早且更严重,主要包括心力衰竭、脑卒中、心肌梗死和房颤。因此,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至关重要。


(3)主要有哪些表现

好发于30~50岁, 女性多于男性, 病程多较长, 血压多在140/90mmHg以上。有高血压、低血钾、高尿钾、头痛、乏力、口干、夜尿增多、肢端麻木等症状。一般降压药疗效不佳, 即使控制血压症状也无明显缓解。


(4)治疗手段

原醛病因有好几种,最常见的包括醛固酮瘤及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如果是明确单侧瘤或单侧肾上腺增生,可以首选手术治疗,大部分可以根治,双侧肾上腺增生外科手术效果差,可用药物治疗,定期随访。


上面提到的杨先生入院完善了卡托普利试验、盐水加压试验、肾上腺CT,提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左侧肾上腺占位病变”,于是行外科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提示为醛固酮腺瘤。切除了左侧肾上腺的腺瘤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杨先生不用再服用降压药物,血压、血钾恢复了正常,也不再感到脸麻、手麻、双下肢无力啦!


五、血压高了也可试试中药

高血压临床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时发时止,或头重脚轻,耳鸣心悸,血压升高。根据本病的主要临床证候,中医属于“眩晕”“头痛”等范畴。阴阳失衡为本病的基本病机特点,以肝肾阴阳失调为主,同时伴有心、脾等的脏腑功能失调。继发性高血压患者术后,多损伤元气,气血亏虚,通过中药汤剂辨证施予,配合中医情志疗法,能调理脏腑功能,控制血压、巩固术后疗效和促进术后恢复。


     

发现血压升高,先别盲目吃药,失治误治危害大,查清病因是关键!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