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胃镜报告

2022年07月10日 8965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1胃镜检查如何做?

胃镜是一根长度1~1.5米,直径约1厘米的软管,管子前端是一个灯泡和高清摄像头。检查把内镜从嘴伸入到胃部,医生可通过摄像头观察食道十二指肠有没有异常,尤其是有没有癌症的征象。

2胃镜检查怎么约?

胃镜分普通和无痛两类,可自行选择:

 普通胃镜 ——采取局部麻药,检查时是醒着的,会有恶心想吐等不适。

 无痛胃镜 ——全麻或清醒镇静下进行,检查时是睡着或清醒/半清醒状态,几乎无痛苦,但预约时间相对久。

3胃镜报告怎么看?

看报告最下方的『诊断』

胃镜报告的图片和大段的描述文字,非专业人士很难看懂。

所以对于一般患者来说,要首先看位于报告下方的『诊断』(或诊断意见)

 没啥事儿的诊断有:

未见明显异常

慢性浅表性(或非萎缩性)胃炎

专家解读:未见明显异常就是一切正常。有些人的诊断中有"胃炎"两个字,但如果只是慢性浅表胃炎,且没有明显不适症状,就基本等同于正常!

 可能有问题的诊断:

还有其他的诊断,如:胆汁反流糜烂 溃疡等...

专家解读:如果出现这类诊断名词,要及时去医院就诊。医生会判断具体出了什么问题以及严重程度,再决定是不是需要治疗~

胃镜报告和病理报告一起看

有些可疑的异常,需要做胃镜时取一块组织(或切掉息肉)做病理活检,判断有没有癌变风险。病理报告会晚于胃镜报告出来,和胃镜报告相辅相成,要结合『病理诊断』一起看.

以下几种诊断或关键词需要警惕,有些病甚至有较高的癌变风险:

1.慢性萎缩性胃炎:

依其减少程度分为轻、中、重度萎缩性胃炎。胃小凹深部的上皮增生形成腺体并可发生肠化生,或形成息肉,甚至癌变。萎缩现象好发于胃的幽门部及胃窦,而胃体、胃底粘膜较少出现,保留着分泌功能,所以临床上有些萎缩性胃炎病人仍会有泛酸和烧心的症状。萎缩性胃炎伴发的肠化和息肉是发展为胃癌的高危因素(当然还有其他因素如胃酸减少利于致癌因素亚硝酸盐的积聚),所以萎缩性胃炎必须积极治疗与随访。

2.肠上皮化生: 

  肠上皮化生是指胃粘膜表面上皮及隐窝上皮的形态和组织化学成分发生变化,变得相似于小肠或大肠的上皮。完全性肠化生:胃粘膜上皮变成了正常的肠上皮。不完全性肠化生:形态仍与胃粘膜上皮相同,但粘液细胞的化学成分发生了变化。又分为不完全性小肠化生和不完全性大肠化生。

肠化生中不完全肠化生,尤其是不完全大肠化生普遍认为与胃癌有密切关系。

所以,如果病理报告中肠化生与不典型增生同时出现,就要引起临床医生和病人足够的重视。

3.上皮内瘤变/异型增生:

据有资料报道,轻度异型增生者癌变率为2.35%,中度者为 4-5%,重度者为10-84%。临床发现有一些病理报告为轻度不典型增生经过治疗消失了,很可能原来就是炎症性反应性再生现象,所以病人看到轻度不典型增生(低级别上皮样瘤变)的报告结果,不必盲目惊慌,需要医生综合性地分析判断、严密地观察及适当地治疗如果发展到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离癌仅一步之遥。

4.腺瘤性 息肉:    

这是胃息肉中,存在一定癌变风险的类型。当然,如果已经发展到胃癌,病理诊断会直接写明是哪一种『癌』。如果病理报告中直接诊断癌,那就是肯定性诊断了。

胃镜活检只是确定病变性质,病变发展到哪一个程度要等手术切除后,通过癌组织浸润的深度、分化的程度、淋巴结的转移情况来定。

无论哪种情况,在拿到报告后都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医生会制定适合你的治疗和随访方案,防止癌变的发生,或减缓癌症的发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