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瘫痪的3种治疗方法

2017年11月22日 10345人阅读

1、物理康复治疗瘫痪
物理康复治疗包括推拿、理筋,具有整复、活血、去瘀及调整气血改善内脏功能的作用。方法有多种,如推、运、按、摩、掐、搓、理、擦、捏、摇抖及矫形等,必须根据CP儿童年龄、病情、症状等进行辨证施术,效果与手法熟练程度成正相关。认为手法按摩在运动功能康复中尤为重要。在点穴按摩的基础上对肌张力不正常处以揉捏法为主,对肌肉萎缩明显者予捏挤法。并配合并节牵引以矫正关节畸形,隔次1次。


2、手术治疗瘫痪
脑性瘫痪外科手术治疗包括矫形手术和神经手术2大类。神经手术主要为选择性脊神经根切断术。1978年,Fasano等首先尝试以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治疗痉挛性CP,经过多年的发展,SPR手术已经被众多临床医生所接受,而且该手术联合术后康复治疗已经成为治疗CP的首选方案。SPR手术的目的在于通过电刺激选择性切断肌梭传入的Ⅰa类纤维,阻断脊髓反射中的γ-α反射环路从而降低肌张力,解除肢体痉挛,选择性保留肢体的感觉神经纤维。


在国内首先开展SPR手术,在其10年中总共825例病例中,有112例(13.58%)为混合型,435例并发癫痫,73例有不同程度流口水,386例有单眼或双腿外斜视,456例有语言功能障碍。术后35例合并癫痫的患者中有31例癫痫发作频率较少或癫痫控制药物用量减少,73例流口水的病例中49例减轻、21例消失;386例单眼或双眼外斜视病例中132例斜视减轻;456例语言功能障碍者中72例发音改善;328例伴有上肢痉挛的病例有67例上肢痉挛程度减轻。


3、针灸治疗瘫痪
针灸的特色具有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从经络脏腑以及其经络腧穴入手,施行循径取穴,远道取穴,邻近取穴。针灸的方法很多,有毫针法、灸法、三棱针、皮肤针(梅花针)、穴位注射、耳针疗法、头针疗法及埋线疗法等。其中以体针、头针、穴位注射多用。体针中,主张对痉挛型运动障碍型给予捻转提插泻法,共济失调型用补法,混合型为平补平泻法。提插捻转3~5次后出针。采用了毫针速刺法,要点是进针快,起针快,强刺激,不留针。也有部分医师采取平补平泻法,留针30min左右。一般1日或隔日治疗1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