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慢阻肺,氧疗那些事儿

2020年09月13日 10855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一种进行性加重的呼吸系统疾病。

由于种种原因,慢阻肺患者很容易发生长期缺氧,而缺氧会对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如继发呼吸衰竭、肺心病、肺性脑病、营养不良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病死率高,并给患者及其家庭以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一 氧疗那些事儿,你知道吗?

氧疗是慢阻肺患者极为重要的治疗手段,尤其是家庭氧疗不可忽视,而下面这些必备的家庭氧疗重要内容,你真的知道了吗?

长期家庭氧疗可以改善或纠正低氧血症,且有利于改善呼吸困难,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和神经精神状态,改善睡眠质量,减轻身心负担,预防或延缓肺心病等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且能明显延长慢阻肺患者的生存期,降低病死率,减少医疗费用等。


二 家庭氧疗,所有患者都需要吗?

非也!现在很多人对家庭氧疗的认识还存在错误的两极分化,有的人没有意识到家庭氧疗对于慢阻肺患者的重要性,有的人则一概而论地以为,只要是慢阻肺患者就需要家庭氧疗。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英国为首的英国医学委员会组织和以美国为首的北美氧疗小组通过临床研究发现,氧疗组和非氧疗组患者的生存期有明显差别:氧疗后的患者生存期明显延长,且持续氧疗比仅仅在运动后或夜间短时间吸氧,所带来的效果会更好。

氧疗非常重要,对于血氧低的患者,建议氧疗或者家庭氧疗。不过长期家庭氧疗并非适合于每一位患者。有做家庭无创通气指征的慢阻肺患者,无创通气联合氧疗效果更佳,带来的相关益处更多。

三 哪些患者,需要进行长期家庭氧疗?

根据我国医学教材和慢阻肺相关诊疗指南以及慢阻肺全球倡议,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符合以下任何一项即可进行长期家庭氧疗:

①动脉血氧分压(PaO2)≤55 mmHg或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88%,有或无高碳酸血症;

②PaO2为55~60 mmHg或SaO2<89%,并有肺动脉高压、右心衰竭或红细胞增多症(血细胞比容>0.55)。

长期氧疗一般是经鼻导管吸入氧气流量1.0~2.0 L/min每日吸氧时间>15 h,且持续吸氧效果更好。

长期氧疗的目标是使患者在海平面水平静息状态下,达到PaO2≥60 mmHg和(或)SaO2升至90%(注:也不是越高越好),这样才可维持重要器官的功能,保证周围组织的氧气供应。慢性呼吸衰竭的患者进行长期氧疗可以提高静息状态下严重低氧血症患者的生存率。

需要注意的是,从上述的慢阻肺稳定期患者需要家庭氧疗指征中的第一条“PaO2≤55 mmHg或SaO2≤88%,有或无高碳酸血症”,和最新慢阻肺全球倡议(GOLD)指出的“中度缺氧的稳定期慢阻肺患者,长期家庭氧疗并不能延长寿命,也不能延长距首次住院的时间,对于可以测定的预后也没有持续明确的益处”,似乎存在部分矛盾。


四 吸氧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其实,家庭氧疗的方法一定要合理,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果方法不恰当,反而会带来不利。

有些人常常对于吸氧治疗后,SaO2达到100%感到兴奋和满意,甚至有几分成就感,殊不知当SaO2为100%时,PaO2的实际测量值可以从100 mmHg到500 mmHg

当机体长时间处于高氧状态(特指PaO2>120 mmHg的一种异常状态),也就超出了患者自身需求和承受能力,则会产生一系列危害,更何况合并高碳酸血症的慢阻肺患者,完全纠正缺氧会带来病情加重的隐患。

因此,与低氧状态相比,过度给氧可能会带来更严重的危害。氧疗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改善缺氧同时也要注意避免可能的副作用。也就是说,吸氧时长和吸氧浓度必须要引起注意和重视。

对有家庭氧疗指征的慢阻肺患者来说,为了取得较好的氧疗效果,每日至少吸氧15小时以上,如果每日吸氧24小时效果更好。切不可根据症状自行缩短吸氧时间。

一般主张低流量吸氧,即吸氧流量为1~3升/分,尤其是合并高碳酸血症患者,千万不要随意调大吸氧浓度。

同时也要注意勿禁锢于低流量吸氧,只要是根据氧分压、氧饱和度、二氧化碳分压进行调节就好,因为家中查血气分析不现实,可根据指脉氧饱和度进行调节(可自购简易的指脉氧监测仪,此仪器价格很便宜),一般控制在88%-92%,尽量控制在不低于88%和不高于95%即可。

用氧安全也非常重要

供氧装置应防震、防油、防火、防热;
氧气瓶搬运时要避免倾倒撞击,防止爆炸;

因氧气能助燃,故氧气瓶应放于阴凉处,并远离烟火和易燃品,至少距离火炉5米,距暖气1米;

注意相关消毒,氧气的湿化,鼻腔的护理。

根据研究表明,在做好观察的前提下,只要掌握合适的吸氧浓度,每日用氧时间越长,家庭长期氧疗对缓解缺氧引起的并发症效果越好,且一般不会发生氧中毒,但要注意二氧化碳潴留。建议定期到医院随诊和复查,对病情进行定期评估,如果出现急性加重的表现要及时就医。

转自:医学界呼吸频道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