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策略

2017年05月26日 11367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灵活与稳定,是膝关节非常重要的两个特性。但这两个特性天生是一对矛盾体,过度灵活,就不容易稳定,过度稳定,就不容易灵活,二者在此消彼长中掌握着一定的平衡。

人年轻的时候,膝关节是非常灵活的,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因为这种“灵活”,带给了膝关节很多损伤,到了老年后,关节开始长出了很多“骨刺”,这让关节变得越来越僵硬,趋向于稳定,这是膝关节在漫长的岁月中,做出的选择。

作为下肢的“运动轴”,膝关节表面有一层非常光滑的软骨,这层软骨既能起到减少摩擦的作用,又能起到缓冲压力的作用。

当人活动量过大,体重增加时,最容易损伤关节表面的软骨,导致骨性关节炎。而且关节软骨有一个特性,就是损伤之后很难修复。关节软骨损伤之后,它“减少摩擦、缓冲压力”的作用也会相应减弱。

于是,关节会出现响声、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一系列的症状。针对这些症状,临床上有一系列的治疗方式,我们逐一的说一下利弊。

一、保守治疗中的几个问题:

1、吃药、打玻璃酸钠

1、吃药

炎症不断刺激神经末梢产生疼痛,服止痛消炎药可以消除或控制关节腔内的炎症物质,减轻疼痛,所以在关节炎疼痛特别明显时,吃止疼药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2、打玻璃酸钠

当关节液中出现炎症后,原有的关节液会被炎性组织所稀释成数量很多的炎性积液,而炎性积液会减少关节的润滑作用,所以,临床医生会通过在膝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替代关节液,维持关节的润滑作用。

但这两种治疗药物并不能有效的促进关节软骨的再生,不建议长期使用。

2、冷敷与热敷

当膝关节重现肿胀时,患者常常会考虑用热敷与冰敷来为关节消肿,但是具体该如何选择,很多人不是很清楚。如果简单一点说,就是热敷以慢性疲劳为主,主要热敷部位为肌肉;而冷敷以急性止痛为主,主要冷敷部位为关节。

3、休息与锻炼

另外,关节炎患者另外一个想问的问题就是关节炎应该休息还是锻炼。

我们的建议是:急性期,疼痛比较明显,症状比较明显时,应该以静养为主;当症状缓解,关节进入了慢性反复迁延期,就应该以中低强度锻炼为主。有关具体的锻炼方式,我们之前已经写过很多,这里就不复述了。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膝盖疼还能不能锻炼?哪些锻炼可以缓解疼痛?

二、手术治疗的不同方式:

虽然保守治疗的方式很多,但对于关节炎比较严重的患者作用并不明显。那这就涉及到了手术治疗,当然,这是谁都不愿意见到的结果。下面主要为大家介绍三种比较主流的手术方式。

1、 关节镜手术治疗

关节镜手术清理手术,适合一些关节软骨表面有轻微炎症,膝关节出现“别卡”症状的患者。通过关节镜探到关节腔内,把软骨表面的炎性物质和软骨碎片直接取出来,将撕裂的半月板进行修复。这样就可以减少关节腔内炎症的自我吸收所产生的积液,消除“别卡”症状,减少软骨继续被磨损的风险。

2、 截骨矫形治疗

这种手术主要是针对一些“O型腿、X型腿”的患者,因为这些患者的下肢骨头对线不齐,会对关节面软骨的某一个部位过度的磨损。做这个手术前,骨科医生会精准测量下肢支撑骨的角度,然后在支撑骨上略微去掉一块,通过这种方式来纠正下肢的立线,达到治疗的目的。

3、 关节置换治疗

很多人一听这个就有点害怕,总觉得做这个手术是换了条假腿,害怕手术太大带来风险。事实上,所谓的关节置换,只是膝关节表面置换,并非要换整个膝关节,而且这个手术在国内开展的已经非常多,术后效果也很好。当软骨表面磨损殆尽,骨质增生异常严重的时候,关节会出现活动僵硬,活动受限。

这个时候关节置换就是唯一的选择了,因为如果放弃置换关节,因为日渐增加的行动不便会让患者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静养在床,除了生活质量、心情受到很大影响以外,长期卧床对身体各种机能的损伤也是巨大的。

讲完以上的治疗方法,我们发现,关节软骨损伤,要么提前避免,要么就需要手术,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多注意保护我们的关节软骨,防止骨性关节炎的发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