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面肌痉挛要不要治?如何根治?

2024年05月29日 181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面肌痉挛亦称面肌抽搐,通常情况下仅限于一侧面部,故又称偏侧面肌痉挛症,是一侧面神经受激而产生的功能紊乱。表现为阵发性半侧面肌的不自主抽动,双侧罹患者很少,约占4%。目前临床中对于面肌痉挛的治疗方法有三种:

  第一:药物治疗:分为抗癫痫药物和营养神经类药物:抗癫痫药物有卡马西平、奥卡西平,其作用在于降低中枢神经反应性,降低面神经反应性,减轻和缓解面部抽搐;营养神经药物有甲钴胺、谷维素、维生素B1、B6、B12,有一定营养神经的作用,提醒:药物治疗,只能减轻、缓解面部抽搐症状,药物在面肌痉挛的治疗上整体效果不好。

  第二:针灸或肉毒素治疗。针灸就是直接在面部操作,对面神经进行扎针,扎到神经上,对神经造成轻微的破坏,易形成轻度面瘫,面瘫之后自然而然就不抽了,控制时间在半个月到一个月;肉毒素(美容针)注射,类似封闭的治疗效果,面神经封闭,自然就不抽不跳了,控制时间3-6个月。

  第三:显微血管减压术:手术方法是在全身麻醉下,在患侧耳后切一长约5cm的切口,手术在高倍显微镜下找出压迫神经的血管,即医学上称的责任血管,术中在神经、责任血管中间放入神经垫片,98%以上的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后完全不抽不跳。优点在于:此方法可根治、有效率高、不易复发,是根治面肌痉挛的最佳选择。由于手术都有一定的风险性和危险性,需慎重考虑,同时患者未使用过药物治疗,建议药物治疗1-2个月,如药物治疗效果不好,再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后会有哪些后遗症?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手术后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但这只是极少数,比如面神经瘫痪(面瘫)、延迟出现的面瘫——迟发性面神经瘫痪、患侧听力减退甚至丧失、平衡障碍、脑脊液鼻漏、切口感染甚至颅内感染。

  由于手术过程中,需要找到面神经和责任血管,并在二者之间放置垫片,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对面神经造成一定的牵拉或者损伤,因此术后1周的时候,往往会出现迟发性面神经瘫痪,这个时候患者朋友不必过于担心,经过一段时间后,随着面神经自身的修复,这些面瘫的症状就会消失。

  提醒:面肌痉挛虽然不要命,影响面容、正常社交,长期的抽搐会导致眼裂减少,眼睛会变小,视力下降,所以这是治疗面肌痉挛的根本目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