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家长这样带宝宝看病效率更高(发烧、腹泻、感冒篇)

2016年12月18日 14931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冬季门诊量剧增,家长排队焦躁的排队,有些甚至对医院,医生很不满意,现在就说说如何提高看病的效率,可能为您节约宝贵时间!


发烧

从孩子第一次发烧,就要好好观察、做好记录,包括:

每次量体温测出的度数&测量时间

给孩子吃了什么药(药物名称)、每次吃药的时间和量

孩子精神状态的变化

孩子的体温变化曲线对医生来说是很重要的诊病依据,如果孩子发烧后三四天去的医院,提前记录好宝宝的体温、精神变化及用药情况,对缩短诊断时间、提高医治效率有极大作用。


腹泻

从发现孩子出现拉肚子的情况开始,就要记录好他的大便状况,包括:

便便的形状(稀水状还是豆腐渣样?是否伴有黏液或血?);便便的时间、次数

宝宝腹泻之前吃过什么?开始拉肚后食欲、饭量怎么样?

宝宝的精神状态如何?

宝宝腹泻严重的话, 得及时带他去医院看诊。

这时,如果我们能提前准备好孩子的便便样本,对到医院之后的检查和治疗都大有裨益。

具体怎么准备孩子的便便样本呢?其实很简单。只要挑一点孩子的便便,用干净的保鲜膜装好,及时送到医院就好。

但要注意,不要直接把孩子的纸尿裤带到医院,那样根本无法拿来检查。

采集完便便样本,越早送到医院检查越好。


感冒

当孩子出现感冒症状时,记得记录:

鼻涕的形状和颜色(又浓又黏,还是稀水似的?颜色黄绿,还是白色透明?)

咳嗽情况(孩子是否咳嗽、清浅地咳还是深长的咳?有没有痰?)

呕吐情况(孩子有没有呕吐?呕吐物中除了食物还有什么?有没有黏液或血丝?)

每天的食欲、精神状况、睡眠情况。

虽然宝宝可能还没有发烧,但感冒问题也要加以重视。感冒处理不当,也是容易引起肺炎、心肌炎等各种并发症的。所以爸爸妈妈们不要小觑感冒,得冷静细致地护理、必要时及时带孩子看病哦。


什么时候需要去医院

无论什么病,都要注意观察宝宝的生活习惯和精神状态有没有改变。

比如发烧,

哪怕宝宝仅仅37度多的温度,但如果他食量明显减少、总是大哭大闹,晚上也睡不好;

或者孩子平时无论轻重,一生病就又哭又闹,结果这次生病忽然安静了,不哭也不闹;

都是家长应该重视起来的讯号,记得及时去医院看看。

而如果孩子的作息规律和情绪没什么大改变,就说明目前病情对孩子来说还好;但也要注意密切观察,长期不愈的话及时就医。


去医院记得带什么

首次去医院,记得带孩子的身份证明;

去公立医院,记得带上给宝宝办的(“一老一小”保险)医保卡;

病历本,及之前做过的相关检查报告;

妈咪包。万一候诊时间长,宝宝饿了、累了、又拉了呢?所以,出门在外,带好你的妈咪包~!

当然,各地医院不同,需要带的资料也会有所差异,家长最好提前了解就诊医院的要求。


简洁准确地描述病情

宝宝那么难受,当然希望尽快给他诊断、治疗!

那就得学会如何在最短的时间里,准确、高效地向医生描述病情。

注意下面4点就好啦。


(1)现在病史和过去病史的关系

比如一位家长说:“这是孩子一年来第10次感冒了”或者“孩子很少生病,今天就发烧了”,医生就能很快知道孩子是经常感冒还是偶尔感冒了。

再比如,孩子拉肚子了,家长告诉医生:“我们孩子原来吃虾就拉过一次肚子,这次吃虾又拉了”,医生就会把症结往食物过敏方向上想,大大提升了看病效率。

现在病史中的变化,以及之前做过什么治疗(家长自己给吃药或去其他医院)

 比如孩子什么时候开始发烧的,这中间的体温变化如何;

来医院之前自行给ta吃过什么药、效果如何;

 去过其他什么医院,治疗结果怎样等等。


(2)描述病情时不要用笼统的词

描述情况时,最好用精确的数字,比如:孩子发烧3天了。而不是孩子烧好久了。

避免“一直”“从来”“好久”这种模糊频率词的使用。


(3)孩子平时生活规律以及精神状态的变化

吃、喝、拉、撒、睡,代表着孩子的整体健康状况。

同样发39度高烧,一个孩子该吃吃、该喝喝、该睡睡;另一个孩子饭也吃不下了,又哭又闹睡不好觉或者比原来多睡很久,肯定后者病情比前者严重。

所以,观察好孩子的生活规律和精神状况的改变,非常利于医生了解孩子病情哦。


(4)仔细听医嘱

看病时,由于医生字迹不同,回家经常碰到看不懂的情况……

把医嘱搞清,安安心心回家多好。

所以,医生开药叮嘱我们时,咱们最好就仔细听清、记下,而且一有不明白可以当面问。

主要注意这2点:

①用药剂量

药量少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过多则可能导致中毒等副作用。

所以,用药剂量要记清。

②吃药时间

举个例子考大家:孩子得了急性肠炎,既要吃抗生素,又得吃益生菌,但2种药又不能同时吃,否则抗生素会把益生菌杀死,两者都没法起到最好效果。怎么办?

答案其实就是:……

饭前吃益生菌;饭后吃抗生素。

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如果我们没有认真听医嘱,就很容易忽略,2种药让孩子一起吃,很可能一点效果也没有。


祝大家身体健康,祝天下所有的宝宝身体棒棒,快乐成长……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