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肿瘤患者化疗后,白细胞下降怎么办?

2020年03月05日 8354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化疗是肿瘤传统的三大治疗方法之一,一般辅助用于癌细胞已经离开了原来的位置的患者。但是许多肿瘤患友在手术后常常因为恐惧化疗而选择自动出院,觉得化疗就会掉头发,全身不舒服,其实这些现象都属于化疗的常见副反应之一——骨髓抑制。

骨髓抑制是造成被动减量或停药的常见因素,是化疗不能按时足量完成的主要原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骨髓抑制的控制就是化疗成功与否的关键。

骨髓抑制有哪些表现?

怎么判断自己为骨髓抑制?

骨髓抑制表现为外周血中以白细胞为主的全血细胞下降,进而引起贫血、抗感染能力下降等严重不良反应,患者可能感到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自汗或盗汗、畏寒怯冷、面色少华、头晕目眩、腰膝酸软、双足痿弱等症状;严重的骨髓抑制可导致感染、败血症及内脏出血等,因此,有不少患友因为骨髓抑制而被迫中断治疗,不同程度地贻误治疗时机。


骨髓抑制怎么治?

现代医学防治骨髓抑制的常用药物主要是细胞因子,全称为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rhG-CSF),这种细胞因子是由植入人G-CSF基因的大肠埃希菌通过重组DNA技术而制得,具有与天然G-CSF相同的氨基酸序列和生物活性,可促进粒系祖细胞的增殖、分化及成熟,并刺激骨髓中的中性粒细胞和干祖细胞释放于外周血中。

近年来,国内外对骨髓抑制的高危患者,在周期化疗后常预防性使用rhG-CSF,但该用药方法是否适用于亚洲黄种人,尚无循证医学的证据证明。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虽然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改善骨髓抑制作用迅速,但维持时间短,还会引起骨痛、发热等不良反应,甚至可能加强化疗药物引起的骨髓细胞损害,刺激某些恶性细胞生长。虽然其他新型治法不断涌现,但疗效仍不能令人满意,所以许多患者则寄希望于通过中医药来改善化疗带来的骨髓抑制,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骨髓抑制?看看中医怎么说

骨髓抑制是现代医学病名,尽管目前中医各家对骨髓抑制的病机认识尚不一致,但以“虚”为主是基本公认的,且多数认为以脾肾二脏亏虚,气血亏虚为主。概而言之,正气亏虚是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病理基础。


中医认为,化疗耗伤正气,《黄帝内经》里说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化疗后骨髓抑制的邪主要包括癌毒和化疗药毒两个方面,癌毒之邪易耗伤人体正气,在体内积聚日久耗精伤血,损及元气致气血两虚;化疗药毒可伤及脾肾,先后天受损,则气血生化无源。除此之外,骨髓抑制的发生还与患者自身的体质有关。

患者在化疗后出现乏力、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面色苍白、纳差、心悸等症状,则说明其属于以脾肾虚损、气血两虚为主的正虚之象。这也说明,化疗药作为药毒之邪侵害机体,导致气血脏腑损伤,尤其是脾胃和肾精受损。一方面化疗药毒进入人体,直中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败则气血无以化生; 另一方面化疗药可伤及骨髓精气,导致髓亏肾虚精耗,因肾为“先天之本”,“肾主骨,生髓”,“肾藏精,血为精所化”,故先天受损,生血乏源。


因此,从“治病求本”的角度出发,治疗化疗后骨髓抑制应从健脾补肾入手,促进气血化生,精血互化,扶正以祛邪。

哪些中医药可以帮助防治骨髓抑制呢?

膏方

膏方作为中医药最具治疗特色的手段之一,是治疗慢性疾病的最佳剂型,有调、补、防、治四大功效。


中医膏方遵循“阴阳贵乎平、治病必求本”的理论,从整体观念出发,辨证论治,通过健脾补肾来防治化疗后骨髓抑制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以健脾补肾为主要治则的膏方不仅可以预防、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的骨髓抑制,而且可以改善临床症状,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安全性良好。


《难经·十四难》有云:“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损其肾者,益其精,此治损之法也。”所以,中医常选择以龟板胶、鳖甲等血肉有情之品大补阴精,女贞子、枸杞子、旱莲草补益肝肾,党参、黄精健脾益气,麦芽糖开胃健脾可助消导,另加陈皮在健脾之时可制膏方之滋腻, 使其能被运化吸收,共奏健脾补肾之效,正符合化疗后骨髓抑制患者的病机。


实践已证明在化疗的同时配合口服膏方,具有明显保护骨髓作用,可促进抑制骨髓象的恢复,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服用方便,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那么除了膏方,还有哪些中医药有助于改善肿瘤患者化疗后自身的免疫力呢?

黄芪

黄芪是重要的补气中药,性甘温,入脾、肺经,善补肺脾之气,有“补气之长”的美称,具补益气血之功效。所以,黄芪对于化疗后的骨髓抑制也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当归补血汤

中医学认为血属阴类,乃水谷精微化生而成,而机体生化之权,皆由阳气。正如李东垣在《医学发明》中所说: “血不自生,须得生阳气之药,血自旺矣,是阳主生也。若阴虚单补血,血无由而生,无阳故也。”提示补血必须益气,以滋化源,脾生化有源,则血自生。

当归补血汤出自金代李杲所著之《内外伤辨惑论》,由“黄芪、当归”组成,是补气生血的代表方,该方“重用黄芪大补脾肺之气,以裕生血之源; 更用当归益血和营,以使阳生阴长,气旺血生”。


研究发现,当归补血汤不仅可以改善造血微环境,促进骨髓细胞的增殖,而且能促进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同时抑制其凋亡。当归补血汤不仅在改善肿瘤化疗骨髓抑制患者临床症状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同时还可以提高外周血中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的含量,进而减轻患者骨髓抑制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虽然上面提到了几种中医药已经被证实能够有效地改善骨髓抑制现象,但还是要提醒各位患友,一定要到线下专业的医疗机构咨询,或者问询自己的主治医师,找到合适自己的良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