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膏方养生的中医基礎

2017年09月02日 18005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一、为什么膏方可以养生?

1、脏腑的功能状态是与自然界的阴阳消长相对应的

中医认为宇宙、物质、生命的本源是气,气分阴阳,而由阴阳再分为三阴三阳,即厥阴、少阴、太阴、少阳、阳明、太阳,再由三阴三阳与风寒暑湿燥火相联系。厥阴与风相联系,少阴与火相联系,太阴与湿相联系,少阳与火(暑)相联系,阳明与燥联系,太阳与寒联系。而这种与外界发生感应的密码是气立,它通过启动一套程序,通过气血阴阳的升降来保持与外界节令气侯协调关系,而调动我们体内的因素,调动机体的心肝脾肺肾跟气立建立联系的是神机。《素问。五常政大论》云:根于中者,命曰神机,神去则机息。根于外者,命曰气立,气止则化绝。其本质是机体的阴阳寓于六经之中,通过气立与宇宙的阴阳发生联系,而机体本身阴阳的变化则由神机调控。三阴三阳通过气立与风寒暑湿燥火相联系,从经脉归属上来看,三阴属五脏,三阳归六腑,而三阴三阳的物质基础是五行,气的运动本质上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升、浮、降、沉运动,在人体则是五脏六腑的运动。由五脏六腑的运动引起机体表、里、寒、热、虚、实、阴、阳的变化,脏腑功能协调是气血阴阳产生、代谢的物质基础。

《素问。四时调神大论》将自然界四季的特性归纳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四季之间的关系是密切联系的,每一季的正常发展都为下一季正常发展提供保障,循环往复,生生不息,人体的阴阳也随四季阴阳消长而变化,春者天气始开,地气始泄,冻解冰释,水行经通,……夏者经满气溢,如孙络受血,皮肤充实。长夏者,经络皆盛,内溢肌中。秋者天气始收,腠理闭塞,皮肤引急。冬者,盖藏血气在中。内着骨髓,通于五脏。春夏与秋冬之间阴阳消长之势的不同造成了人体在四季中各个阶段有不同的状态。《素问。六节藏象论》曰:心者,生之本……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肺者,气之本……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肾者主蛰,封藏之本……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肝者,罢极之本……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脏腑的功能状态是与自然界的阴阳消长相对应的。

2、膏方与养生

正是基于脏腑功能状态与自然界阴阳消长相对应,中医学在养生保健上非常强调顺时而治的原则。《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惇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春三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氦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泄,奉藏者少。冬三月……勿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意思就是在春夏之季,需使阳气生发,情志舒畅,但不可过极,应少寐而多动,而秋冬之季则需使阳气收敛,情志伏匿,勿耗散真气,应多寐而少动,不要过度消耗体内的阳气。

冬至日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少,北半球的白昼达到最短,《汉书》有云: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冬至一阳生这一天是数九的第一天,并不是最冷的时候,这是因为地球表面有大气和水分,能够储存热量,并不是即存即失,而有积热。冬至之后,虽然太阳高度角渐渐高起来了,但这是一个缓慢的恢复过程,每天散失的热量仍旧大于接收的热量,呈现入不敷出的状况。到了三九天,积热最少,温度最低,天气也越来越冷了,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人身肾水封藏不及,阳气浮越于外,从此时开始服用帮助阳气收敛的膏方,可使初生的阳气不至过于萌动,肾的封藏增强,储备充足了,来年立春后体格才会强健,也就是民谚冬至进补,春天打虎的由来。

二、膏方重在调整脏腑功能

1、脏腑功能协调是气血通畅阴阳平衡的根本

五脏是人体生命结构的基础,一切生命活动无不通过五脏的活动而表现出来,脾合胃,主运化,为气血化生之源泉;心主血,司神明,为五脏神志之总督,肝藏血,主疏泄,是气机疏调之根本,肺主气,司呼吸,为气机宣降之保证,肾藏精,主气化,为一身精气之根本,五脏之间相互联系,密不可分,任何一脏的阴阳失衡都会导致其他四脏的阴阳失调,而五脏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的正常与否是其功能活动是否协调平衡的根本保证,脏腑功能协调,才可能一身气血周流畅通,运行无阻,人体阴阳平衡。五脏生克制化有序,气血阴阳生化有源,阴阳互根,气才能升降出入,生化无穷,神机才能与气立相联系,从而与外界气候变化相联系,也由此决定不同节气机体五脏六腑的状态及相应的阴阳气血的变化。

人是一个整体,是由多个不同功能脏器共同构成的整体,每个脏腑具有不同的功能特点,并与他脏腑共同完成人体正常的气血生化,水液代谢等生理功能。而一旦罹患疾病,其生理功能的失衡与病理变化的表现不仅不同的脏腑有不同的表现,脏与脏,腑与腑,脏与腑之间都会出现相互关联的病理变化,气血津液也随之发生相应的改变。人体由于受生活条件,社会环境,气候变化等外部条件等影响,不同的体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情况均可发生不同临床表现。谨察阴阳之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素问。至真要大论》),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尤其是慢性疾病及疑难杂症均应以立体的思维模式去辨证、去思考、治疗,调节脏腑功能,使气血通畅,阴阳平衡,以恢复患者脏腑气血的整体协调平衡为指归。

2、膏方重在调整脏腑功能

膏方可由四部份组成,即主方、辅方、佐方、使方。膏方的作用是为了使初生的阳气不要过于萌动,而阳气萌动,肾水封藏不及,是由于肺金收敛的力量不足,肝木疏泄太过,肾水无封藏太过之病,肾水愈能封藏,阳根愈坚固。肺金与肝木功能的发生,是以中气为根本的,中气为营卫气血的生化之源,是人体能量供应的基地,中气的功能是由脾胃和少阳三焦相火共同完成的。《灵枢。五味》曰:谷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先出于胃之两焦,以灌五脏,别出两行,营卫之道。《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中焦受气取汁,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腑,腑精神明,留于四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肺为营卫输布之枢机,心肝为传化之道,营卫气血是经过肺的宣发和肃降输布全身脏腑经络的。《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少阳太阴从本……故从本者化生于本。所谓化生于本乃指腐熟水谷化生营卫气血的功能,少阳三焦相火犹如用锅米水煮饭时的火,少阳三焦相火是营卫气血的制造者,三焦腑腠理是营卫气血的灌注通道。通过通调水道调节营卫气血所包含的津液的功能。三焦者,人之三元之气也……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也。三焦通,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也,其于周身灌体,和内调外,荣左养右,导上宣下,莫大于此者也……三焦之气和,则内外和。脾胃为营卫气血生化之源,而完成营卫气血的化生是五脏六腑共同完成的。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体阴阳的平衡不仅需要营卫气血的源源不断的供应,还要依赖先天之本及神机气立的相对应。膏方重在顺应天时,整体把握,辨证论治,通过主方、辅方、佐方、使方的有机组合调整脏腑功能,使气立神机相应,阳涵于阴而厚积薄发。

参考文献
[1]刘力红。开启中医之门运气学导论。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11月第2版。

[2]吴银根,方泓。中医膏方治疗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1月第1版第2次印刷。

[3]黄韬。重临床实践,学大医精诚-记上海市名中医徐敏华教授,上海中医药报,2010101日,第6版。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