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历代名医都爱用,一穴调两经,吃透调病养生事半功倍,不看太可惜!

2021年03月02日 9432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嗨朋友们,早上好~ 大家喜欢看武侠片吗?

很多武侠片都有提到“奇经八脉” ,打通后,经络就会通畅,功力大增。那究竟什么是奇经八脉呢?

图片
你知道吗?

其实,就是人体很重要的经脉,相当于一味大药,要治病就治疗一大片。

我们今天要聊的,是与奇经八脉以及我们熟知的脾经、肝经等十二正经相通的八脉交会穴。

这个穴可不简单哦,一穴调两经,调耳鸣的同时,腰痛,关节痛好了。补肾的同时,失眠也好了。不仅能治疗本经的病症,还能调理与之相通的奇经八脉病症。

一举多得穴的秒穴,不学会真是太可惜了!朋友们答应我可得仔细看咯~边实操边记忆更配~

图片
吃透八脉交会穴
调病养生事半功倍

八脉交会穴,指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脉气相通的8个腧穴。

奇经八脉,它与十二正经不同,虽没有脏腑归属,不走寻常路,但也是人体极为重要的经络。

图片

它对联络十二正经,经别,络脉起广泛联系作用,并有重要调节全身气血盛衰的厉害作用!

八脉分别为: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任脉、督脉、冲脉、带脉。

那具体是哪八个穴位如此厉害呢?今天杏林君一次性跟大家说清楚!学会后,别忘了多多点【在看】,并转发给身边的亲朋好友~

【足临泣通带脉】

足临泣是个很有意思的穴位,它的功效与小柴胡汤有异曲同工之妙。

可解表散热、疏肝和胃,调理胸胁苦满、食欲不佳。

作为胆经的输穴,“输”是疏通意思,所以是清理人体淤积的重要机关。

图片

足临泣穴在足背外侧
第四趾、小趾跖骨夹缝中

同时连通带脉,具有理气止痛之功。大家知道带脉在哪吗?就是沿着我们肚脐一圈,像系着皮带一样。

图片

如果腰痛,是横到一圈的痛,这种情况,你尽管找它就对了,针刺扎到马上消失痛处。

或是直接用手按揉,按揉时会有酸胀感,需要用由轻到重的手法,每侧2-5分钟即可。

此外,不要忘了带脉是专门用来保护女性,预防和调理各种妇科病的经脉。

所以我们女性朋友,多按揉和艾灸它,能很好的调理妇科疾病,像一般经期提前,延后等也能刺激它恢复正常。

【公孙穴通冲脉】

公孙穴,用途非常多,穴道也非常好找,脚的大拇指与脚背关节内侧,足内侧缘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按揉有酸胀感,就没错了。

图片
适当用力按揉,效果会更好哦 ▲

它是脾经的络穴,入属脾脏,联络胃腑,管理整个胸腹部的冲脉,所以它有兼治脾胃和胸腹部各种疾患的作用。

冲脉,《灵枢经》说,“十二经之海”,是人体的“血海”。

被公孙穴管着,刺激它,就等于对人体的十二经的气血进行一次全面疏导,有行淤止痛,健脾生血等效果。

胃胀,胃痛,胃火,祛湿气,这种情况也不用老跑医院,按揉或艾灸公孙穴,也能有很好的效果。

【内关通阴维脉】

内关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穴位通道,是护心脏的重要门户。

对调理心、胃疾病以及神经性疾病都有明显效果,能宁心安神、宽胸理气、宣肺平喘、调补阴阳气血等。

非常实用,本身可催吐,而且还是治疗呕吐、打嗝的要穴!

说到底,呕吐、打嗝都是胃气上逆的症状,胃气以降为和,吃多了,受寒了,受热了,肝气不舒了都会出现打嗝。

图片
从手腕横纹向上,手三指并排的距离
正好在中间(肌腱内)

无论哪种打嗝都可重按它,感觉有酸胀感时再按揉三分钟打嗝、呕吐就会得到缓解,尤其是急症打嗝效果更明显。

日常保护心脏,按捏5~10分钟,每日2~3次,再用同样的方法右手按压左侧的穴位。

【后溪通督脉】

后溪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本输》篇,不仅是手太阳小肠经的输穴,且是八脉交会之一,直通督脉。

可和人体的其他血脉沟通,有颈椎病,腰椎痛问题的朋友,多按揉,这是福禄穴,效果会非常明显。

图片

我们知道督脉主一身阳气,阳气旺,全身都有精神,按揉它具有泻心火,壮阳气的功效。

图片
握拳时在小拇指皮肤褶皱凸起处
上班时,都可按揉此穴,很方便~

最佳按揉时间是下午1-3点,可振奋全身的阳气,身体会慢慢温暖起来。

上班脑力劳动多的朋友,更好多按揉,精神好,不疲劳,才能高效工作。

【申脉通阳跷脉】

申脉是足太阳膀胱经上的大穴,又通阳跷(阳跷主一身左右之阳),所以是阳中之阳,既能散出体内的寒邪,还能使阳气通达巅顶。

有着“体贴身寒多病者的纯阳大药”的美誉。

图片

走在路上看到有时一些朋友,冬天手脚冰冷,腰冷,肩膀冷,发抖,甚至局部疼痛难忍,以至于动弹不得的人!

这就是明显的膀胱经受寒邪的受凉现象,这种情况多刺激它就对了~

我们平时多按揉,还能预防流感,提高免疫力。总之宝藏穴位,一定要多多运用,不能可惜了呀。
艾灸的话,5-10分钟就好,以感觉此部位微微发热即可,有时能明显感觉到有一股暖流自脚下缓缓升起,瞬间人就会舒展许多。

【外关通阳维脉】

朋友们,以下这些情况你有没有遇到过:

①坐电梯,飞机,火车,在快速前进或升降时,感到耳朵不舒服,有发闷、鼓胀、短暂听力下降;
②感冒后会感到耳朵闷闷的,听到的声音也很小;
③特别是上了年纪后,耳朵越来越不好使,经常听不清别人在说啥。

耳鸣,耳朵不好这个问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我们可多按揉外关穴,它是人体手少阳三焦经上的重要穴道。

多刺激,能起到充实三焦的元阳之气,并引导元气出纳运化于一身的效果,能很好地缓解暂时性听力下降,以及预防老年人听力下降、耳鸣、耳聋、腰背酸痛等症状。

图片
用拇指按揉
按摩的时候以有酸麻感为度
3~5 分钟即可

同时通阳维脉,具有解表祛风,活络止痛作用,对急性腰痛,关节炎,颈椎病都有很好的效果。

【列缺通任脉】

列缺,又是一个一穴可两条经脉的妙穴,主管任脉。

任脉起于胞宫,出于会阴,行于腹部前正中线。任脉上出问题尽管找它,可治疗咽喉肿痛、咳嗽、眼睛干涩、耳鸣、遗尿、痛经、阴茎痛等。

图片
外骨下是列缺
每次1~3分钟

而且列缺为络穴,可调节肺经的经气,刺激列缺能止咳平喘,改善肺通气量,还能增强肾功能。

【照海通阴跷脉】

照海穴,属于足太阴肾经,通阴跷脉。

因为是肾经上的穴位,从古到今,它最厉害的强项就是调理咽喉方面的疾病,慢性咽炎,扁桃体炎。

图片

具有养阴液,清神志,调下焦的作用。在按揉时,注意不要说话,会感到嘴里有满满津液出现,然后一定要咽到肚子里,虚火得到肾水的滋润则下行,嗓子疼痛自然就“水到病除”了。

此外,多按揉照海穴不仅能调肾经,还能调阴跷脉。按揉或艾灸此穴可协调阴阳,使全身阴阳平衡、营卫气血调和,这样就能睡个好觉咯~
图片
图片

照海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按压时,感到酸、麻、胀就好了。时间也不易太长,5—10分钟即可。

古人留下的八穴歌,方便大家记忆:


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
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
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
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


好啦,今天的内容就到这了,大家都学会了嘛?到这是不是对奇经八脉上的穴位有更深一点呢?大家多多运用,效果一定是不会让你失望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