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唐都医院赵天智:听神经瘤术前评估及手术方式

2021年07月15日 8009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听神经瘤是良性肿瘤,若能在肿瘤造成严重的听力损害、面瘫之前手术,效果良好,故早期诊断成为关键。

随听神经瘤的生长,对周围神经、血管及脑组织产生压迫。听神经瘤大多数发生于单侧,虽然它发展缓慢,但与脑干及脑神经相邻,随着肿瘤的增大会导致耳鸣,听力下降,最终会导致丧失听力;肿瘤进一步生长还会引起其他颅神经受侵犯的症状,如面神经受累,出现面瘫,三叉神经受累出现面部,舌尖麻木、舌咽、迷走神经受累出现咳嗽无力、吞咽困难等。肿瘤压迫小脑后,会出现行走不稳,眩晕,不能完成一些精细的动作。肿瘤进一步发展可能会造成脑积水,一旦颅内压增高会导致头痛加重、呕吐、视力下降,甚至出现脑疝,威胁病人生命。由于听神经瘤起病隐袭,早期症状有耳鸣、听力下降、眩晕等。初期因症状轻微很容易被忽略。

听神经与面神经的关系

面神经的运动纤维起始于脑桥下网状结构深部的面神经运动核,面神经纤维从核出发后向背内侧行走,向上弯绕外展神经核,形成菱形窝的面丘,随后向前、下、外侧延伸,于脑桥和延髓交界的外侧部穿出脑桥,在桥小脑角处位于听、展神经之间,与听神经一起进入内听道,在内听道底部与听神经分道进入面神经管,于该管以前外-后外下方的迂曲径道出茎乳孔。由于与面神经位置紧邻,起源于前庭神经的听神经瘤常与面神经粘连、压迫使面神经变薄、移位,使得外科医生在术中辨认保护面神经变得困难,造成面神经损伤,甚至断裂。

术前注意事项

因为对桥小脑角和脑干显露受限,所以中颅窝入路不适合向内听道外显著生长的肿瘤。基于颞骨高分辨CT的术中导航用于定位颈内动脉和邻近的颞骨结构。

常规使用肌电图和脑干听觉诱发反应(BAERs)对面神经进行神经电生理监测。

中颅窝入路前庭神经鞘瘤的切除方法

手术前放置腰大池引流管。必须手术早期脑脊液(CSF)引流以避免硬膜外牵拉对颞叶的损伤。通常逐渐引流40到60毫升脑脊液(10毫升倍数),直到脑叶松驰,能够被安全移动至充分暴露岩骨嵴。

病人仰卧位。患者肩下垫高使头部旋转到矢状缝与地面平行或轻度成角。如果病人颈软,可以忍受旋转至少70°。如果病人颈部僵硬,增加肩垫高度补偿转颈的限制。肥胖患者颈部活动相对受限,应选择侧卧位,可避免静脉回流受阻和非生理性颈部姿势导致的术后颈部疼痛。

听神经瘤治疗目标主要为:切除肿瘤,去除肿瘤对脑干、小脑的压迫作用,解除因肿瘤压迫脑室而引起的脑积水。理想状态下最好的是全切肿瘤,但肿瘤与神经或血管粘连紧密不能全切。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赵天智:神外四病区科室主任;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医学博士

中国医师协会CBNS师资委员会委员

陕西省保健协会脑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陕西省保健协会肿瘤防治委员会委员

《Translational Surgery 》杂志编委

获奖荣誉

2020年度“正海妙术”全国神经内镜手术大赛亚军

2019年度王忠诚中国神经外科医师年度奖“青年医师奖”

2018中华医学会 “精艺求菁-神经外科青年医生手术技能大赛”全国决赛脑膜瘤组冠军

2018中国医师协会 “第一届神外手术视频展播秀”新锐级认证

2017中国医促会“全国神经外科中青年医生脑膜瘤手术技能大赛”全国决赛冠军

长期从事颅底神经外科相关领域疾病诊疗工作,熟练掌握颅底解剖知识及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坚持以微创理念诊治患者。擅长颅内各种复杂肿瘤(尤其是颅底肿瘤)的手术治疗,如脑膜瘤、听神经瘤、胶质瘤、垂体瘤、颅咽管瘤、颈静脉孔区肿瘤、海绵窦区肿瘤、海绵状血管瘤、脊索瘤、转移瘤等病变的微创切除,注重全切肿瘤的同时,保留患者正常神经功能。

门诊时间:

每周二下午,神经外科1楼106诊室

每周四上午,神经外科1楼107诊室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