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脸部疼痛,颌面慢性疼痛?可能是翼钩综合征!

2021年02月24日 9937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颌面疼痛原因复杂,除了常见的牙源性因素外,还有很多是非牙源性的,常见的包括:

1、神经性痛,如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蝶腭神经痛等;

2、血管性痛,如颞浅动脉炎;

3、结构性痛,如茎突综合征、翼钩综合征等;

4、精神性疼痛,如女性多见的灼口综合征,非典型面痛;

5、肿瘤性痛,如一些晚期或复发颌面恶性肿瘤常引发剧痛。

今天我们就来重点讲讲翼钩综合征和茎突综合征。

一、翼钩综合征

翼钩综合征是因翼钩退行性变或翼钩增生过长引起上颌、耳咽及头部等部位疼痛,切除翼钩后疼痛等症状消失的一种头面疼痛症候群,并合并其他神经官能症状,如气促、头痛甚至颈肋区放射性疼痛等。

翼钩是在口腔上腭两侧的蝶骨翼内板的小突起,为腭帆张肌勾绕。正常人一般突起不明显,如果长期腭帆张肌紧张,致使翼钩发生退行性病变,刺激咽舌部神经等引起疼痛;或由于翼钩过长和滑囊炎症引起相应部位疼痛。

本病一般多为单侧发病,阵发性或持续性腭咽部疼痛,吞咽时诱发或加重,部分患者或伴有咽喉异物感或不适,颞颈部酸痛或不适。在局部可见明显的突起或触压痛,这种疾病没有经验的医师往往被误诊为慢性咽炎等,所以很多患者常反复多次就医,或以咽喉炎长期治疗而不见效果。

因此,该病应与舌咽神经痛、茎突综合症、咽喉局部的炎症等相鉴别。首选手术治疗,次选局部封闭治疗。经过手术治疗的翼钩过长患者大多可以获得明显的疗效,很少复发。一般预后良好。

 

二、茎突综合征

茎突过长症又称茎突综合征,是由于茎突过长(>3cm),导致其与邻近血管、神经、肌肉等相抵触所引起的咽痛、咽异物感、吞咽不适、咽梗阻感、颈肩背部酸胀、耳痛等症状,严重者放射到耳根,尤其在吞咽时加重,部分患者可并发头痛、颈痛、反射性耳痛、流涎、失眠、耳鸣等神经衰弱的表现,患者有较重的心理负担。

该病在临床上容易被误诊、误治。扁桃体触诊,是茎突综合征诊断的最重要依据。临床上应该认真分析病史、症状,详细检查以减少误诊误治。

茎突综合征治疗有多种方法,包括外科手术治疗和针灸、颈部按摩、颈上神经节封闭、口服抗癫痫药物等治疗。茎突综合征一经确诊,症状明显者,应以外科手术切除为主。因为茎突截短后即可消除过长的茎突对神经和肌肉的刺激,故茎突截短术治疗茎突综合征的疗效是确切的。

目前茎突截短术主要有口咽径路和颈外径路两种。因为大多数患者要求手术治疗在消除症状的同时也要求美容效果。如果采取颈外径路,术后均有疤痕遗留,不利于美容,故我们大多采用口内径路截除过长茎突,所以患者均能接受且常作此要求。

经口内径路作该手术有操作不便的缺点,且茎突周围有颈内外动脉走行,术中操作应更加谨慎、轻柔,以减少术后瘢痕和炎性水肿的形成。


个人擅长:口腔颌面-头颈良恶性肿瘤,包括舌癌、牙龈癌、颊癌、口咽癌、颌骨肿瘤以及涎腺肿瘤等手术切除和同期功能性修复重建(股前外侧瓣、腓骨肌皮瓣、腓骨肌筋膜瓣、前臂瓣、胸大肌瓣等各种游离和带蒂组织瓣);颌骨放射性骨坏死修复重建;颌面颈部内镜微创手术;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综合治疗;颅颌面外伤救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