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写给还在和湿疹抗争的宝妈们

2015年09月17日 7077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婴儿湿疹,绝对是让宝妈伤脑筋的事,在宝宝出生后的1~3个月较为严重,后期是时好时坏,让很多宝妈们为此伤透了脑筋,婴儿湿疹到底该怎么办?

【病因】

  因为与多种内外因素有关,很难明确具体的原因。

  1、消化道摄入食物性变应原,如鱼、虾、牛羊肉、鸡蛋等致敏因素此外。

  2、机械性摩擦,如唾液和溢乳经常刺激,也是本病的诱因。

  3、护理不当,如过多使用较强的碱性肥皂,过高营养,以及肠内异常消化等也可引起本病。

  4、某些外在因素,如阳光、紫外线、寒冷、湿热等物理因素,接触丝织品或人造纤维,外

  用药物,以及皮肤细菌感染等均可引起湿疹或加重其病情。

【表现】

  病情轻重不一,多见于头部面部,逐渐蔓延至颈部、肩部、躯干、四肢。

【分期】

  (1)急性期:起病急,皮肤表现为多数群集的小红丘疹及红斑,基底水肿,很快变成丘疱疹及小水疱,水疱破溃后糜烂,有明显的黄色渗液或黄白色浆液性结痂,厚薄不一,外围可见散在小丘疹。面部皮肤可有潮红及肿胀。腋下、腹股沟等部位常合并擦烂。破溃可能继发感染。患儿痒感明显,烦躁不安。

  (2)亚急性期:因治疗不当由急性期湿疹演变而来。渗出红肿,结痂逐渐减轻,皮损以小丘疹为主,可有白色鳞屑,残留少许丘疱疹及糜烂面。痒感稍减

  (3)慢性期:由急性、亚急性期演变而来,也可一开始就是慢性期表现。反复发作,多见于1岁以上婴幼儿。以皮肤粗糙、肥厚、丘疹、鳞屑及色素沉着为主要临床表现。多分布在四肢,在一定诱因下,可急性发作,明显瘙痒。

【分型】

  (1)脂溢型:多见于1~3个月婴儿。患儿前额、颊部和眉间皮肤潮红,被覆黄色油腻性鳞屑,头顶可有较厚的黄色液痂。严重时,颏下、后颈、腋及腹股沟可有擦烂、潮红及渗出。

  (2)渗出型:多见于3~6个月婴儿。患儿双侧面颊可见对称性小米粒大小红色丘疹,间有小水疱和红斑,底部水肿,片状糜烂,有黄色浆液渗出。

  (3)干燥型:多见于6个月~1岁婴儿。皮损表现为丘疹、红肿、硬性糠皮样鳞屑及结痂,常见于面部、躯干和四肢侧伸面。

【预防】

  1、宝宝身上的衣物不可过厚,避免汗液刺激

  2、宝宝的衣服、尿布、枕头等要勤洗勤换

  3、减少环境中的过敏原,比如说:地毯、宠物等

  4、患湿疹的宝宝碰水的频率不要过高,一天一次或隔天一次即可

  5、患湿疹的宝宝避免晒太阳,这样会加重宝宝的湿疹

  6、剪短宝宝的指甲,防止抓破伤口

  7、湿疹已经结痂了的宝宝,可以用植物油(橄榄油)擦拭,使痂皮逐渐软化

  8、不要乱用药,滥用抗生素等,切记不可随意尝试偏方。

  9、注意饮食,宝妈在用母乳喂养的过程中,尽量避免吃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

  10、如果是喝奶粉,可以选择给宝宝喝脱敏的奶粉

  11、添加辅食时,应避免选择含食物添加剂的速成品,宝妈们尽可能的自己动手做辅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