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盘点|中国老年期痴呆防治指南(2021版)新增内容抢先读(下篇)

2022年07月08日 8958人阅读

       时隔14年,《中国老年期痴呆防治指南》(2021版)正式发布。新版指南在强调科学性、先进性、适用性、可操作性及注重诊断治疗的基础上,突出预防、早期干预、居家管理与康复三大特色,强调全病程管理的理念。

       之前我们回顾了新版指南中危险因素、评估与诊断部分的新增内容,今天我们来看看在痴呆的治疗与康复、居家与机构照护部分又会新增哪些内容呢?

                   • • • • •

痴呆的治疗与康复:新增痴呆的病因学治疗以及治疗中的多学科协作

       多数痴呆的结局不可逆,干预挑战大,治疗是痴呆整体干预的一部分。目前,治疗主要针对症状展开,由于尚无能够治愈的药物,虽然采取综合治理措施,但疗效不够理想。而按病因,痴呆又可分为变性病性痴呆非变性病性痴呆,治疗方法亦不同。在新版指南中,新增了痴呆的病因学治疗部分内容。

       变性病性痴呆主要包括阿尔茨海默病(AD)、路易体痴呆(DLB)、帕金森病痴呆(PDD)、额颞叶痴呆(FTD),这些疾病由脑退化性病变引起,多不可逆。目前,治疗AD的药物主要为作用于神经递质的药物,新药研发多集中在疾病修饰治疗领域。

非变性病性痴呆由大脑的继发性器质性疾病引起,包括血管性痴呆(VD)、正常压力脑积水及其他如脑损伤、感染、免疫、肿瘤、中毒及代谢性疾病引起的痴呆。针对原发的器质性疾病治疗,痴呆可能被逆转。

       新版指南特别对老年期痴呆治疗中的多学科协作提出了建议。老年期痴呆患者经常存在与其他躯体疾病的共病,如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等。因此,新版指南建议,对于这类患者,需要全面地收集病史,系统地进行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相关特殊检查,在此基础上尽早明确诊断,积极开展多学科会诊协作,进行共病风险评估、优化治疗方案、积极防治并发症以利于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I级证据,B级推荐)。

                   • • • • •

居家与机构照护:新增老年期痴呆终末期的安宁照护

       痴呆的终末期是指痴呆进展到了最严重的阶段,记忆与其他认知能力严重损害、无自主要求,日常生活能力丧失等。处于痴呆终末期的患者需要他人完全护理,安宁照护尤为重要。值得注意的是,安宁照护并非任由患者死亡,而是以减少痛苦、维护患者尊严为原则的照护模式。

       新版指南首次纳入痴呆终末期的患者的安宁照护相关内容,建议根据患者及家属需求选择积极照护或安宁照护,对选择安宁照护的患者或家庭按照下述建议予以个性化处理(IV级证据,C级推荐)

  • 感染问题:如果治疗目标以提高舒适度和控制症状为主,建议不使用抗生素,予以保守措施;

  • 进食问题:继续经口喂食或管饲(留置鼻胃管和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

  • 躯体不适症状:药物镇痛、对症治疗(如吸氧)、安抚等方式进行缓解;

  • 不合理的药物:推荐停用无益的药物。

       总之,新版指南结合老年期痴呆的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更加符合临床实践需求,为老年期痴呆的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社区管理规范化奠定了基础,为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实现做贡献。

参考文献

1. 于恩彦.中国老年期痴呆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1.1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