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谷爱凌们青睐的隐秘赛道:超20家投资机构重押,规模过千亿

2022年02月21日 8339人阅读

昨日,2022年北京冬奥会正式结束,中国代表团以9金4银2铜收官,金牌数和奖牌数均创历史新高。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赛场内奥运健儿取得优异成绩外,赛场外国人的冰雪运动热情也已被点燃。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统计调查数据,在冬奥会的带动下,我国目前已实现“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

由于冰雪运动属于高风险运动,参与运动的人发生损伤概率较高,于是骨科医生毛睿的感慨“雪道尽头是骨科”在冬奥会期间上了微博热搜。缘由是他2月9日当天做了9台手术,其中7位病人都是滑雪摔伤导致的。

另据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专家搜集整理的数据显示,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某大型雪场在两个冰雪运动季中,共有753名患者因滑雪受伤,其中高达76.6%的人是摔伤。


冰雪运动易受伤部位图 图片来源:优复医疗

面对如此高的受伤率,专业运动员与体育爱好者是如何尽量避免和进行修复的呢?答案是运动康复,其可以简单理解为通过多种医疗手段或训练恢复受损伤的部位,从而促进身体康复的方法。

比如在北京冬奥会上,我国体育代表团里的多个项目团队就配备有康复师,包括花样滑冰队、冰壶队、冰球女队、自由式滑雪U型场地队、冬季两项、钢架雪车队等。

依循专业运动员们的路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和尝试运动康复。这让本在专业运动员与体育爱好者之间流行的隐秘赛道逐渐浮现在大众面前,并大热了一把。

谷爱凌们青睐的隐秘赛道:市场规模超千亿,覆盖4.3亿运动群体

作为本届冬奥会大热的金牌选手,谷爱凌在滑雪道上恣意跳转的画面被各大媒体纷纷转载。

不过荣耀背后,却暗藏艰险:冰雪运动涉及的高速、高阻力特征,使得运动员或体育爱好者很有可能造成严重的运动创伤,直接影响他们的运动竞技状态和生活质量。因此任何一个运动员都不敢拿自己的康复治疗开玩笑。

比如在本届冬奥会单板滑雪男子U型场地技巧资格赛中,21岁的中国选手高弘博因在比赛前的训练中不幸摔伤,导致脚踝骨折,以致第一轮只拿到15分,排名垫底。

再比如冰雪运动员刘佳宇在单板U型池的训练中经常摔伤,左肩屡次脱臼打起钢钉,为了能够顺利参加本届冬奥会,其赛前长期进行运动康复训练,一周训练达6天。

正是潜藏的巨大风险,运动员们对运动康复极其重视。例如在备战冬奥会期间,谷爱凌团队在训练及比赛结束后,多次前往国家集训队驻地寻求医疗康复治疗,从而减少外训和外赛期间的伤病,为谷爱凌以最佳状态参赛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运动康复的训练上,运动员们更青睐相关的运动康复机构和权威的康复治疗师。因为运动康复和被动康复的目标不一样,运动康复属于运动物理治疗,需要帮助被治疗的人恢复正常的运动生活,康复要求较高。而被动康复是让人回到正常的生活状态,康复要求相对较低也更容易实现。运动康复一定要由专业的医师和治疗师来帮助训练才能达到更优的效果,特别是要有医学背景的专业人员。

正是基于这种需求,运动康复市场逐渐发展起来,并有愈演愈烈之势。根据运动康复产业联盟调研统计显示,2018年涉足运动康复领域的机构门店数超过了100家,2020年底已经接近400家,3年的复合增长超过40%。


图片来源:中国运动康复产业白皮书

另一边,随着体育赛事和国民认知度的提高,运动康复需求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2020年我国体育锻炼人数已达4.3亿人,按10%-20%的运动损伤率来估算,运动损伤人数预计可达1亿人。

需求的增长和供给端的上升推动着康复医疗行业的市场规模不断上扬。《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显示,我国康复医疗服务市场规模在2021年预估进入千亿市场规模。

“运动康复原本是一个小众的赛道,主要服务的也是专业运动员和经济实力不错的体育爱好者。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整个行业开始在国内萌芽和发展。”康复行业投资人韩锋表示,“诸如冬奥会等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都会为整个行业增加一次热度,也是一次重要的出圈机会。”

趁着冬奥会的热度,不少运动康复品牌开始进行抓紧品牌营销。例如抢得先机在去年10月签约谷爱凌为品牌全球形象大使的筋膜枪研发商Therabody,近期便在线上线下进行了大量投放。而线下服务机构方面,也展开了新一轮的拓店潮。

从主要服务于专业运动人士的隐秘赛道到逐渐出圈,运动康复行业已经行至何处了?

运动康复行业出圈,资本纷纷入局,讲出了什么新故事?

“骨科医生的作用是51%,康复的作用是49%。但康复应该贯穿整个治疗全过程,而不是局限在手术之后,并且,规范的康复过程能让手术的效果更好。如果术后没有进行科学的康复训练,极有可能留下后遗症。”前中国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国家队成员王濛的康复医生、华山医院副院长马昕教授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正是在整个观念的转变下,人们对于康复的认知已经不仅仅局限于骨科,而是包括了运动医学在类的整个运动康复领域,嗅到机会的企业开始纷纷布局。企查查数据显示,成立1到5年的运动康复相关企业高达4000多家。

市场需求的激发也吸引了资本密集入局运动康复行业。“运动医学耗材器械类企业与运动康复机构是资本关注的重点,这两年逐渐跑出了一批优秀企业。”韩锋表示。

根据动脉橙数据库显示,从2020年开始到现在,运动康复领域共发生13起融资事件,总融资金额逾10亿元人民币,超20家投资机构出手。


可以看到,在一年左右融资超过两轮的有北京天星、优复医疗、锐健医疗、瑞朗泰科等。而从融资频次看,B轮与C轮的企业在逐步增多,这表明运动康复企业已经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

在产业链的划分上,运动康复行业可以分为下游的服务端和上游的运动医学耗材和器械端。

在服务端,目前呈现的格局是公立医院的康复科职责加强,民营康复机构呈现多元化发展。

“康复虽然不像急性期治疗如此紧急,但它同样应该成为一种医疗刚需,急性期治疗解决的是患者的生存问题,康复则是为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只有治疗与康复配套,才能让健康真正长伴。”韩锋告诉动脉网,“一个国家的康复程度,通常反映了这个国家的发达程度,这是我们国家这些年重视运动康复的重要原因。”

政策层面正在频频发文支持运动康复行业的发展。例如2021年12月,杭州市卫健委和杭州市发改委印发《杭州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暨医疗机构设置“十四五”规划(杭州市区域卫生“十四五”规划)》的通知要求,重点支持市、区级康复医院建设,推动部分一级、二级医院转型为康复医院,并要求县(市)至少有1所县级公立医院设置康复医学科。

而在更早的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指出,鼓励社会资本开办康体、体质测定和运动康复等各类机构。一时之间吸引众多专业人士加入到创办康复机构的浪潮中。

“在政策引导下,公立医院越发重视康复科,民营力量也推动了更多机构的建立,并为用户们提供了形式多样的康复服务方案。”韩锋表示,“这给了资本更多优质标的的选择。”

在韩锋看来,民营专科康复机构投资主要关注单店盈利模型、连锁复制能力、商业模式的闭环构建这三大维度。“标准化、连锁化才能带来更大商业想象空间。”

当下,国内52%的运动康复门店为单店经营模式,其他为连锁经营模式,目前还没有出现大规模全国布局的连锁品牌,主要是以一二线城市为主的区域型企业,且发展势头正猛。

例如一年获得两次融资的优复医疗,从2018年7月第一家优复连锁康复门诊试运营到今天,目前已扩至5家门诊,以及建立了上海第一家康复医疗中心,另有两家正在筹建中。在业务布局上,优复医疗于去年还推出了优复拉伸这一子品牌,并于第一个半年开出8家拉伸门店,主要集中在上海核心商圈。

弘道运动康复诊所目前也开了4家店和遍及全国多个城市的弘道复健工作室,主要提供骨科、运动医学与康复医学领域的门诊、会诊、手术服务、PRP(富血小板血浆)注射等服务。

冉冉运动康复已经开设7家运动康复中心,并与义乌普济骨伤科医院合作共同成立了运动康复科室,主要业务聚焦运动损伤、膝关节痛、颈肩腰痛、体态纠正、骨科术后、体能训练等。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运动康复企业来说,跨区域开店对人才的需求和管理要求很高,因此需要稳扎稳打,做好长周期发展的准备。”韩锋表示,这个过程会使企业遇到较大的不确定,因此需要做到两点以保障企业的稳定发展。

一是要差异化定位,去内卷和同质化,加大自身人才梯队建设,维护好品牌形象;二是切忌盲目开店,储备足够现金流以应对紧急情况,同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以及与更多意向投资机构保持良好关系。

在耗材和器械端,由于行业技术壁垒高、专利技术封锁等原因,整个细赛道仍处于进口垄断状态。

“以施乐辉、锐适、强生和史赛克等为代表的国际巨头长期占据着国内运动医学90%以上的市场份额。”韩锋表示,“运动医学相关的核心医疗器械元部件,具有原创性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相关产品是资本关注重点。

例如一年获得两次融资的瑞朗泰科便聚焦在运动医学领域,现已完成了刨削刀头和低温等离子射频两大领域的产品布局,全面覆盖了运动医学清理手术耗材领域。其中,旗下的“等离子射频刀头”等多个产品获得NMPA注册证。

又比如获得数亿元融资的锐健医疗围绕运动医学产品,构建了一个包括自主基础材料研发、产品开发、工业化生产的生态体系,现已取得NMPA 6个Ⅲ类注册证、5个Ⅱ注册证、18种产品获得CE证书。

上游运动医学产品的投资逻辑关注三大指标,一是临床价值的验证,二是产品获批的进度,三是团队的销售推广能力。”韩锋表示,“后续产品的销售将是这类企业能否快速突围的重要影响因素。”

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行业入局者在政策加持、资本助推下,正迎来一个快速发展期。

前景很美好,但运动康复行业仍面临“三座大山”

北京冬奥会过后,接下来杭州亚运会、成都大运会等重要赛事的举办,仍将持续带动整个行业“出圈”,从而推动行业加速发展。但在这个过程中,行业还有“三座大山”需要迈过。

第一座大山是专业康复人才缺口。自2008年以来,尽管各大高校与体育学院陆续设立了运动康复专业,但专业人才的数量仍然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目前国内高校中仅有128个康复治疗学、运动康复学相关的本科专业。对比美国的219个、日本的249个,我国差距较大。

再看硕博士学位教育方面,我国更是稀缺。在人均需求比例上,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国内目前具有康复治疗师有技术资格的约3.6万人,康复师密度仅为0.026‰,与国外相距甚远,因此,人才的匮乏将是限制我国运动康复发展的一大重要原因。

第二座大山是支付方的难题。在当下,我国医保在康复领域覆盖率较低,仅有20余项,其中评定性项目占40%,治疗性项目占60%,而且整体投入不高且积极性不强,使医保在康复领域上的服 务 费用相当低。

具体而言,我国社会医保在康复领域只覆盖住院治疗,不覆盖门诊,而且按项目付费;而在商业保险领域,我国有价格很高的医疗全险,可以覆盖类似于和睦家等高端医疗机构的康复费用,然而该险种仅覆盖少数人群,不具备普遍意义。

第三座大山是用户认知度仍需持续提升。用户对运动康复缺乏清晰认知,是目前运动康复服务无法被大众认可的最大原因。在国内大众心目中,运动伤病依然不是病,专业的运动康复师这一职业显得更为冷门,“我要治病”和“怎样去恢复身体功能”之间,大多数人还是选择了前者。

“很多人认为运动康复是运动员或者是专业运动员才需要的康复,其实这一点是错误的。”优复医疗创始人孙晓怡告诉动脉网。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有伤不练,停下来就会好”是应对伤病的主要观念,当人们在运动中受伤或感到不舒服时,并不会第一时间选择到专业的康复机构进行治疗,而是直接不参加或者等伤病缓一缓再参加,这往往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根本原因还是大家对运动康复的概念和理念知之甚少,市场普及还需多花功夫,让更多的普通民众意识并认可康复医疗的存在和必要性。”韩锋表示。

因此对于国内的运动康复企业们来说,仍有较长的一段路要走。在这个过程中,保持初心,不断积淀与深耕,方会在时间的验证下,走到彼岸。

正如《荀子》中所言,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