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乳腺增生、纤维腺瘤、乳腺病……究竟是个什么病?

2022年05月27日 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引言】在平日的专家门诊中,因乳腺不适或健康体检来就诊的患者占较大比重。大家对诸如“小叶增生”、“纤维腺瘤”、“乳腺腺病”等诊断名称应该非常熟悉,可是经常有些患者会有疑虑:“我究竟是哪一种疾病呢?为什么有的超声报告是乳腺囊性增生,有的报小叶增生,有的报腺病,有的报纤维瘤……”,是诊断有误还是疾病发生了变化呢?今天就为大家一解迷惑。

其实上述这些乳腺疾病名称,都隶属于医学上的一种既非炎症、又非肿瘤的疾病——“乳腺纤维囊性增生病”的不同阶段命名。由于该疾病以乳腺纤维组织及上皮增生伴囊肿而形成导致乳腺结构紊乱,故国外学者称之为纤维囊性乳腺病。现在认为,本病先由腺上皮增生开始,逐渐出现纤维组织增生、纤维囊性增生和纤维腺瘤形成等一系列组织形态方面的病理改变疾病可以逐步进展,也可以停止于某一阶段而自愈,也有少部分病例癌变,但仍需要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证明是否存在一定关联。由于该疾病在进展的不同时期临床表现不同,故而有各种各样的命名,如乳腺增生症、小叶增生和乳腺结构不良症等。目前,结合临床表现与病理特点,较多学者认为命名为纤维囊性增生症/病较为合适。

【流行病学】根据文献统计,这种疾病在女性乳腺疾病中最为多见。30-50岁人群的发病率可达15%,在乳腺病专科门诊中约占50-70%,高峰年龄在30-45岁,绝经后女性因乳腺不同程度退化,故较少发生。

【病因】研究普遍认为分泌紊乱是造成本病的主要原因。乳腺是雌激素、孕激素和催乳素等激素的靶器官,因生理或病理性原因导致体内雌激素水平绝对/相对增加,或孕激素水平相对/绝对减少时,都会造成体内激素内环境的失衡,引起乳腺结构的紊乱。目前已证实,黄体生成素可以促进卵泡成熟排卵,促发孕激素与催乳素的分泌,继而促进乳腺上皮及间质的增生

【阶段分类】根据临床表现,可将乳腺纤维囊性增生病分为如下四个不同的阶段而进行命名。

1.乳痛症:主要表现为青春发育期或青年女性,在经期前有明显的乳房肿胀、疼痛,有时疼痛可延及肩背部,局部常有疼痛及震动时疼痛。经后乳房疼痛及肿胀逐渐自行缓解,并有松弛感。这类患者常伴有痛经、月经失调及经期紧张症。缓解期仅有乳房增厚感,未能扪及结节。本症属生理变化范围。此时,超声检查未见明显结节(图A),经前期乳腺腺体略增厚,经后期恢复,因此,超声检查的时机建议选择在月经周期结束后3-7天进行。

2.小叶增生:是乳腺增生中最常见的临床阶段,多见于20-30岁的青年女性。主要表现为经前期乳房胀痛、不适,痛剧时可延及肩背与腋下。乳房局部常可扪及大小不等的结节或片状组织增厚。经后结节缩小,组织柔软,但结节很难完全消退。病变较多分布于乳房的外上象限或成弥散性分布。此期在病理中已出现明显的腺上皮增生表现。此阶段超声检查可见增厚的腺体,多以外上象限为著,腺体分布不均匀,可呈实性小结节样改变(图B)。

3.纤维腺瘤或乳头状瘤病:小叶增生进一步发展而来。临床表现为整个乳腺常有不均匀增厚,个别区域可以扪及边界清晰的小结节或纤维腺瘤,可呈多发性细小的病变,有一定活动度,但无压痛,月经过后,并不消失。此期从病理上看,若以腺上皮及纤维组织增生为主,则可由此衍化为纤维腺瘤:若为导管上皮呈乳头状增生,则可发展为乳头状瘤(多发于腺体边缘,呈多发性者,称为乳头状瘤病,有较高的癌变率)。超声检查普遍可见单发或多发的低回声结节,边界清晰,形态尚规则,多有包膜,内部欠均匀,可有或无明显血流,乳头状瘤者多可见与之相延续扩张的导管(图C、D)。

4.纤维囊性增生病或硬化性乳腺病:弥漫性乳腺慢性增生与囊性变(囊肿形成)的结果。多发生于30岁以上女性。整个乳房坚实、增厚,或呈扁平块状,表面光滑或呈结节状,无压痛。经前、经后无症状与体征的改变,囊肿形成后则表现为乳腺内有散在的、多发、大小不等的无回声或极低回声结节,超声检查可以明确囊肿的位置、大小、形态等特征(图E、F)。患者常由于乳房扪及结节而就医,部分患者可以出现浆液性或浆液血性的乳头溢液;少数患者可有腋窝淋巴结肿大、甚至癌变。


【小结】综上所述,超声可以作为乳腺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在乳腺纤维囊性增生病的不同阶段,超声表现各不相同,有时可以出现交叉重叠的征象,对于不同的检查者因个人操作和主观经验可能存在一定诊断差异,如需要动态随访,建议有条件的患者相对固定超声医生或检查医院进行复查,以确保获取超声随访的前后资料具有较好的可比性和一致性。

~~~~~~~~~~~~~~~~~~~~~~~~~~~~~~~~~~~~~~~~~~~~~~~~

疫情波动,请患者朋友们做好个人防护,有需要及时就诊咨询:

每周二下午(专家门诊);每周五上午(特需门诊);全天候线上门诊(医院互联网门诊、微医平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