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分化型甲癌预后生存,碘-131的价值真不可小觑!

2022年05月01日 9045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分化型甲癌预后生存,碘-131的价值真不可小觑!

Dr.Thyroid 甲状腺Doctor 2020-03-05 17:40

甲状腺癌病灶有个特点,就是它特别善于“潜伏”。它在甲状腺组织内的进展周期很长,且多呈现双侧、微小、多灶的特点,还容易出现局部淋巴结转移,手术后进行碘131清除残留的病灶十分有必要。如果手术时就已经发现病灶有转移,则更需要尽快清除转移病灶。


131-碘显像可用于了解体内碘代谢及分布的独特核医学分子影像学手段,例如诊断性131-IWBS(diagnostic-WBS,DxWBS)从以下几方面将有助于131-碘治疗前评估及决策:(1)如DxWBS显示大量残余甲状腺时,由于其显著高于远处转移灶的摄碘能力致使131碘对转移灶无法奏效,因此针对远处转移并存大量残余甲状腺者可推荐其再次进行手术。(2)探测到Tg可疑增高但其他影像学阴性者的摄碘性远处转移灶,及时调整治疗剂量,避免可能的治疗不足。(3)如DxWBS发现阴性的显像结果,提示无残余甲状腺的存在或造影剂等外源性碘负荷对131-碘治疗可能造成干扰,需及时终止不必要或无效的131-碘治疗。因此,在NCCN指南中,中、低危患者如DxWBS显示无残余甲状腺或极少量残余甲状腺并抑制性Tg<1ng/ml(无TgAb干扰下),可直接进入TSH抑制治疗及随访观察。虽然有DxWBS诊断性剂量131-碘可能导致治疗时病灶摄取减少的“顿抑”效应的报道,但研究显示DxWBS并未对131-碘治疗疗效及远期临床预后产生不利影响。

与DxWBS相比,治疗性全身显像(RxWBS)可发现更多转移灶而改变了10%~26%患者的后续治疗策略,各版ATA指南据此对其作131-碘治疗后常规推荐,并建议采用SPECT/CT以提高定位能力。在2015版ATA指南及NCCN指南中Dx-WBS及Rx-WBS均作为评估病灶摄碘能力的指标被纳入动态治疗反应评估体系以预估131-碘治疗疗效,判断碘难治性DTC,并指导后续治疗决策,明确指出只有摄碘性转移灶方能从再次131-碘治疗中获益。而对于Tg阳性131-碘阴性患者,2015版ATA指南虽然建议可直接行100~200mCi的131-碘经验性治疗,但若其后Rx-WBS仍为阴性即将其归为碘难治性DTC的范畴,建议终止131-碘治疗,然后选择化疗或靶向治疗、放射治疗等其他治疗方法。

18F-FDG PET/CT显像主要通过探测病灶的葡萄糖代谢来反映病灶的恶性程度,其与碘代谢显像往往起到互补的探测作用,是DTC诊疗中的另一重要核医学显像手段。从2006-2015年ATA指南对其的描述变化,我们可以看出各个指南对FDG PET/CT在Tg阳性131-碘阴性者指导意义的重视及其逐渐规范、积极的推荐态度(见下表):



图片描述

附:甲癌术后行131-碘治疗的意义:


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首次进行碘131治疗即清除残留甲状腺组织称为“清甲”。其清甲的主要意义有:


(1)利于术后随访监测。碘131可清除手术残留或无法切除(如出于保护甲状旁腺、喉返神经等)的正常甲状腺组织,以利于对DTC患者进行血清Tg监测,并提高碘131全身显像(WBS)诊断摄碘性DTC转移灶的灵敏度。

(2)清甲是清灶治疗的基础,有利于术后碘131清灶治疗。残余的正常甲状腺组织对碘131摄取要高于DTC病灶,清甲的完成有助于DTC转移灶更有效地摄碘。

(3)有利于DTC术后的再分期。清甲后的131碘WBS及SPECT/CT融合显像可发现部分摄碘131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甚至远处转移灶,并因此能改变DTC的分期和风险分层,指导后续的131碘I清灶治疗及制定随访计划。(4)辅助治疗潜在的DTC病灶。即采用131-碘破坏理论上怀疑但未经治疗前影像学证实的可疑病灶,旨在进一步提高由上述可疑病灶导致复发风险增高人群的无病生存率。


注:本文参考于:林岩松.分化型甲状腺癌的碘-131治疗现状和进展[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9,54(1):62-6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