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月经量少是怎么回事?

2019年04月15日 9072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月经不调是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病。临床表现形式多见于月经量过多,月经量过少,月经淋漓不尽,月经期紊乱,经期提前,经期延迟,痛经等。其中月经量过少是指月经周期正常,但月经量减少、行经时间不足 2天或点滴即净,病情持续 3 个周期以上者,病情严重时甚至停经几月或闭经。
西医的发病机制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子宫内膜的因素
目前由于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意外怀孕而终止妊娠时选择人工流产的方式越来越多,但反复的人流或宫腔操作,术者粗暴操作,负压过高,吸宫时间过长或多次行人流手术都会对子宫内膜形成损伤;或者术后调理不当,出现感染,引起宫腔宫颈的粘连等都会出现月经量过少。                  二、内分泌因素
由于染色体异常、免疫性疾病、高泌乳素血症、多囊卵巢综合症、甲状腺功能的减退及手术、放疗、化疗、心理等因素,引起卵巢功能损伤,出现卵泡成熟障碍,卵泡闭锁加速或卵泡功能破坏,进而使卵巢对促性腺激素反应不敏感,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常,使体内呈高促性腺激素水平,低雌激素水平状态,进而影响子宫内膜,导致月经过少。三、药物作用
避孕药在我国使用率约 2%, 部分地区可高达 27.4%,长期使用甾体激素避孕药,对下丘脑 - 垂体轴过度抑制,从而抑制排卵,影响雌孕激素的分泌,会导致月经过少。
四、其他因素
初潮年龄过早、多孕多产、职业、情绪、不良生活习惯等,均是月经过少发病的危险因素,可引起月经过少。                  中医对此病是怎么认识的呢?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七岁肾气盛……二七天癸
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傅青主女科》说:“经水出诸肾。”《女科·上卷·调经》云:“经水出诸肾,肾中水足则经水多,肾中水亏则经水少。”肾藏精,主生殖,精能化气,肾气盛则天癸至。先天肾气不足,或后天失养,或劳倦伤肾,导致气血生化乏源;或人工流产损伤冲任,或惊恐
伤肾,致肾气紊乱,伤及气血,均可致胞脉空虚,血海不能满溢,经量减少。《古今医鉴卷十一》曰:“经水过少属冲任之脉血虚,有因脾肾虚损,有因劳伤身而不同。”《医法圆通》中:“按经水少而色淡一证 ,诸书皆谓血虚 ,血虚者宜补血。”气血是化生月经的基本物质,女子以血为本,以气为用,气血充盛则月经如常。《诸病源候论·月水不调候》说:“若寒温乖适,经脉则虚,有风冷乘之,邪搏于血,或寒或温,寒则血结,温则血消,故月水乍多乍少。”《普济本事方·妇人诸疾》云:“盖阴气乘阳,则胞寒气冷,血不运行,所谓天寒地冻,水凝成冰,故令乍少而在月后。”外感六淫、内伤七情均可影响血液的运行。《丹溪心法〉〉中:“经不行者非无血也,为痰碍所不化也。”《万氏妇人科调经章》指出:“肥人经水来少者,责其痰碍经遂。综上所述,中医认为月经过少主要责之于肾虚、血虚、血瘀、痰湿。                                                                                             目前的中西医结合防治策略:
西医治疗本病首先要排除妊娠,明确诊断,然后根据病因治疗,治疗策略包括病因治疗和激素序贯或替代治疗。但远期易复发,治疗时间较长,且有较多的副作用。中医药具有整体调控、多系统、多环节、多靶点的特点,通过整体辨证论治,个体化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研究认为中医补肾类可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提高卵巢对 FSH 的反应性,改善卵巢储备功能,活血化瘀药可促进卵巢局部的血液循环,改善卵巢血供,促进卵巢形成及排卵,同时还
可提高子宫内膜的容受性,提供辅助生殖的成功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