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什么是​胃肠功能紊乱?

2022年10月14日 322人阅读

胃肠功能紊乱在临床中应称为功能性胃肠病,是由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肠脑互动异常、临床上缺乏解剖结构异常,表现为慢性或反复发作的胃肠道症状的综合征。常见的包括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便秘等。
其中,肠易激综合征可进一步分为腹泻型、便秘型和混合型。胃肠功能紊乱,即功能性胃肠病,是一种慢性或反复发作的胃肠道症状的综合征。患者症状复杂多变,是慢性、持续性的,易反复发作。
胃肠功能紊乱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饮食不规律:导致胃的蠕动功能紊乱,促进胃液的分泌,久而久之导致胃炎或胃溃疡。
2、病理性原因:如消化不良、胃炎、溃疡病、急性胃肠炎等等。
3、不良情绪可以通过大脑皮层导致下丘脑功能紊乱,从而影响胃肠道功能,导致胃肠功能紊乱。
各种类型的功能性胃肠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精神异常,如失眠、抑郁、焦虑、头痛等,而精神、饮食等因素常可诱使症状复发或加重。胃肠功能紊乱的调理只有通过精神或者饮食调理等方式。
首先要保持愉快的心情,生活要规律;可以适当地进行运动,能够增强体质,加速神经功能的恢复。其次,饮食上要注意,少吃排气类的食物,比如牛奶,土豆,玉米等,注意腹部的保暖,少吃生冷的食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