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3个迹象提醒你,注意身体里长了不该长的肉!

2017年12月03日 10121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息肉,就是身体里长了不该长的肉。正常情况下,我们的消化道粘膜是平坦光滑的,其表面的上皮细胞每天有序不断地更新脱落。


  但是消化道粘膜若受到了过度的理化或者生物因素损伤,加速修复的消化道粘膜可能就会出现过度增生,在消化腔道表面形成一个小的隆起或凸起。


  胃上长出来的叫胃息肉,胆囊上的叫胆囊息肉,肠上的叫肠息肉。


  医学上把消化道粘膜上的这种隆起性病变称为消化道息肉,表面上看起来都是“肉疙瘩”。


  一般来说,较小的息肉不会引起明显症状,息肉往往随时间推移逐渐长大,当息肉增大时,可能会带来患者的不适感。


  3个迹象提醒你,注意身体里长了不该长的肉!


  1、胃息肉

  胃息肉有症状时患者常表现为上腹隐痛、腹胀、不适,少数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合并糜烂或溃疡者可有上消化道出血,多表现为粪潜血试验阳性或黑便;位于幽门部的带蒂息肉,可脱入幽门管或十二指肠,而出现幽门梗阻;生长于贲门附近的息肉可导致吞咽困难。


  2、胆囊息肉

  临床研究显示,大多数胆囊息肉的症状与慢性胆囊炎相似,主要表现为右上腹轻度不适,胆囊息肉并发胆囊结石时可出现胆绞痛。


  但也有相当数量的胆囊息肉患者并无症状,只有在做健康体检时才被发现。


  一般认为,胆囊息肉是胆囊癌的诱发因素,近些年来国内外也有许多关于胆囊息肉癌变的报道,尤其在伴有结石时,癌变机率会明显提高。


  3、肠息肉

  肠息肉的早期症状有三个典型表现:便秘、便血、腹痛。


  如果大便正常的人,突然开始出现便秘,大便变细、有凹槽、黏液等,逐渐由一天一次变为两天一次,之后三天一次,出现这种症状就要引起重视了。


  便血也是结肠息肉的常见症状。与直肠出血相类似,便血一般血液鲜红,出血量不多。出现便血的患者可以去医院接受便常规的检测。根据便常规检测结果,医生会建议是否需要进行结肠镜检查,排除如息肉或痔疮等疾病。


  腹痛是肠息肉早期症状最明显的,其腹痛程度均不一样,疼痛部位在中腹部或脐周,疼痛性质为隐痛、绞痛、胀痛以及钝痛,很多都呈间歇性疼痛,疼痛发生时会影响患者的进食,在进食之后可逐渐自行缓解或减轻。建议一出现长期腹痛时,应该到医院进行肠镜检查,以早发现早治疗。


  从息肉到肠癌到底有多远?

  息肉的出现是最早可以监测到肠癌的始发事件,肠癌的发生要经过腺瘤性息肉(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瘤变→癌变→进展期癌。


  95%的大肠癌都是一步步从大肠息肉转变过来的,这个过程一般需要5至10年。如果您能早点发现早点治疗,就可以及时阻断了息肉发生癌变的可能。


  尤其要提醒的是,中老年人是息肉的高发年龄段,上了年龄(超过50岁)至少都应该做一次肠镜检查。


  若肠道是干净的没有息肉,恭喜您,您的大肠很健康;若肠道有一颗小的息肉,一定要及时治疗和复查。


来源:全泰消化资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