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我是医生,我也不是药神

2018年12月23日 312人阅读

发布日期2018-07-12阅读42359。                                      撰文|刘晓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化疗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微医“健康号”特约专家最近,
《我不是药神》火爆网络,电影的情节让我想起了一件事。小时候我曾经遇到一个家庭,家贫没钱给孩子看病,父亲索性不闻不问,其实他的内心也十分忧愁,天天借酒消愁,等待奇迹发生。父亲一喝酒便对病孩拳脚相加,村长有时候看不下去了会常常来看望孩子,有时会把孩子接到自己家住几天。后来父亲却愈加过分,竟然不管不问。我印象中,这孩子得的就是慢粒白血病,最适合吃《我不是药神》里的那种药,如果他还活着,现在应该51岁,和我一样大。从那时起,我希望长大后当一名科学家,研究疾病和“特效药”。我来自普通工人家庭,那个年代也很少对成长有什么规划,只是听老师说考不上大学将来就没有前途,就不能为祖国做更大的贡献,所以就努力学习,考上了大学,还是我想上的医学院,就这么一步一步,现在我是一名血液肿瘤方向的医生,我不敢怠慢自己的工作,更不能怠慢和我一起工作的临床研究医生们,同样我无法不对患者无微不至,因为我不是药神,我是一名医生,我是分工协作中攻克科学难题的一份子,我需要和他们在一起工作,去研究疾病和拯救患者的药物。医生为何叫医生医生,是掌握医药卫生知识,从事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专业人员的统称,古代称为大夫或郎中。现在中国北方人称医生为“大夫”。按照这个定义,医生掌握医药卫生知识,专业从事疾病预防,似乎离“药神”不远了。这个定义是百度百科的内容。我国常常把医生翻译成”Doctor”,我们再看看维基百科是怎么对“Doctor”定义的:“Doctor”内涵非常丰富,是学位的名字,有医学博士、神学博士、理学博士、哲学博士等。,看来似乎也离“药神”不远了。其实,西方国家的医生叫“physician”,指内科医生,而外科医生叫”surgeon”。大多数physician/surgeon掌握很小一部分专业的医药卫生知识,多数在社区里一辈子给病人看病。是我们把“医生”看成“Doctor”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元帝国之前,汉文化的发展水平非常先进,我们在史书上看到华佗、孙思邈和扁鹊等,都不外乎叫“食医、疾医、金疮医”等等。,分科很细,是一种以治病为谋生手段而已,是职业,这从一个侧面反映那些时代我们本来就有德先生和赛先生,做什么事情是什么就是什么。南海一战,宋亡后,医生的职业性质下降了,官本位增加了,南方叫“郎中”,医师是给皇室做健康侍卫的那群人,北方更厉害,叫“大夫”,只不过“大”改成了“dai”的发音,有治国平天下的意味。目前我国北方还叫大夫,南方不叫郎中了,那因为有点江湖郎中,医术不精确到处撞骗的意思,现在南方都叫“医生”。说了这么多医生的定义,我想说,医生应该回归看病本职工作,不要当“大夫”,更不要去当“郎中”,不要存心去当官,想着平天下,我们用药是治病、是职业,我们不是药神,所以我喜欢别人叫我“医生”。什么是药神“药神”顾名思义,发现、发明、创造和分发药物给使用者的“神仙”。那么谁可以称得上“药神”呢?是神农吗?是扁鹊吗?是罗氏、阿斯利康,抑或辉瑞(这些是世界上知名的制药公司)吗?是的,他们参与发现、创造一些药品,但它们的药品自己不能“分发”,而是要通过行政机制后在市场上流通,以这种形式“分发”。那么谁掌管这些行政机制呢?《我不是药神》里的那位公安局长吗?感觉上电影里这位大人虽然强硬而决绝,但他的语气里也有一些无奈,他不管分发。医生也不是药神,医生应该是一种职业,专门治病,不负责发现和发明新药,不负责创造新药。我国第一个人工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是中科院生物化学研究所、北京大学、中科院有机化学研究所成功协作完成的,不是医生的事并不是医生。医生开药是分发药品过程的重要环节,但不是全部,因为医生的处方权是有限制的,不是什么药都能开,也不是开了这个药医院里就会有,所以看来医生也不符合“药神”的特征。勇哥的故事已经摆明了,在《我不是药神》里,勇哥而且他坐牢了,他也不算药神,他只是想活下去的人之一。看来药神要到大雄宝殿如来或观音像的两侧去找寻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