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小脑萎缩患者神志不清、痴呆不认人、大吵大闹,用药思路

2023年02月02日 360人阅读

出门不识归途,吃饭不知饥饱,收集废品杂物视为珍宝。

不记事,不认人,乱发脾气。这是很多小脑萎缩患者的日常写照。

比方说下面这位小脑萎缩患者家属的自述。“我爸爸今年70岁了,小脑萎缩3年了。情绪化特别严重,见人就哭,眼泪汪汪的,后来的一年多是谁来骂谁。

会忘记自己在哪里,会幻想老家的已经去世的人住在隔壁或楼上。一天只关注三餐,到点了回去厨房门口等饭做好,吃完就回床上睡觉。

吃饭的时候容易往地上掉,不喜欢吃蔬菜,治疗脑梗的药物偷偷扔,每个月平均拉大裤子或者尿裤子1-3次,拉了也不知道,需要被发现。

平时需要提醒上厕所,擦屁股,大便完不擦屁股的事也时不时地出现。

脾气暴躁,由于母亲平时提醒他上厕所擦屁股,洗手这些,特别反感母亲,两人还经常打架,下手不分轻重。”

小脑萎缩患者,神志不清、失眠健忘、总没精神,“行气阳明汤”医生组认为,形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有一条,在于清浊不分。

为什么?因为脑为清窍,小脑萎缩患者清浊不分,清气上不来,浊气下不去,气机升降失常。

以前,我们谈了“和营卫”和“行气阳明汤”用到的调畅气机法。

其实,卫气,就是人体阳气的一种表现形式。

中医讲,肾主藏精。精能生髓,脑为髓海,所以说,脑子的问题,中医都要往肾去考虑。

首先来讲,中医在治疗神志疾病方面,还是比较有优势的。

补肾填精是常规做法,老生常谈了,之前我们也说过了不少。

国外啊,有一位教授,叫斯宾塞,他说过这么一句: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很多脑部疾病实际是先从肠道开始的。”

他们发现,人的肠壁布满一种特殊神经元,其靠近脊髓,可直达脑,肠道就是通过这些神经元与脑进行交流的。

至今为止,诸如心脏、肝脏、膀胱等其他脏器都没发现与脑的类似关联。

在临床中,很多看起来是脑部问题的患者,都需要进行胃肠镜等消化系统检查,其原因就是脑肠之间的相互影响。

这就是“行气阳明汤”医生组提出的肠脑相通。基本上所有人都知道脑肾相通,用的都是补肾养脑。

而知道肠脑相通的人就不多了,为什么?因为他们不懂经络。

在六腑当中,大肠的通降尤为重要,当大肠气机不畅的时候,六腑皆失于通降,气机能通吗?

气机不通,生活物质送不上去,垃圾也带不下来。结果就是,人体里面的气血津液,运行都会紊乱。

进一步说,小脑萎缩患者常有便秘,患者体内代谢废物不能排出,所以浊气上犯于心,就会烦躁、心乱、片刻不安。

浊气上犯头面,就会头晕目眩,感觉如被重物压迫。另外,很多小脑萎缩患者表现为畏寒肢冷,手脚发凉,也是由于脾虚,阳气无法输布温熙四肢导致。

其实,肠胃的重要性远不止这些。前面,我们说了,肠胃是人体的气机升降中枢。

事实上,肠胃还主导着肝的生发,肺的宣肃,肾的纳气,心火下降,肾水上升。

所以,“行气阳明汤”医生组主治医师褚尊贵大夫常说:

“小脑萎缩治疗的关键在于求得经络营卫气血、五脏六腑功能和谐。而五脏六腑和谐的关键就在于脾胃气机升降有序。”

“升”的话,就是“行气阳明汤”中以黄芪,炙甘草补中益气;

柴胡,升麻引阳气上行;当归和血;

陈皮导气,益元气。这个用法足以看出升发脾气的份量。

“降”的话,就是施以“辛开苦降”大法。

“行气阳明汤”中以黄连清胃热、降胃气;吴茱萸开脾气,温脾阳;

加以调畅中焦枢机,促进辛散之郁金、川芎、白芷。补泻适当,使机体升降有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