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治帕金森病的脑起搏器能管多长时间?

2021年12月02日 8054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吴阿姨今年62岁,五年前因患帕金森病,表现为肢体僵硬、震颤、运动迟缓、行走时起步困难,且药物出现耐药性,异动症出现,于5年前来到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王学廉教授处就诊,以帕金森病收住院,经一系列术前评估及检查,王学廉教授为吴阿姨行立体定向脑深部电刺激植入术,术后吴阿姨症状明显好转。

今年,吴阿姨发现自己的肢体好像又开始震颤,并且伴有僵硬和无力感。于是再次来到唐都医院神经外科王学廉教授处,通过对脑起搏器电池电量的查询,原来吴阿姨是因为电池即将没电,才出现这种症状。吴阿姨入院后积极完善相关检查,无明显手术禁忌,在局麻下行左侧胸部神经刺激器更换术,术程顺利。

术后一个月开机,吴阿姨肢体震颤、僵硬感等症状消失,那么,就有患者疑问了脑起搏器的电池多久需要换一次呢?

王学廉教授表示:目前脑起搏器市面上已经上市了可充电式的电池,最长的可使用二十五年,相比于不可充电的,减少了换电池手术的次数。

脑起搏器手术是指在脑内特定的神经核团植入电极,释放高频电刺激,抑制了这些因多巴胺能神经元减少而过度兴奋的神经元的电冲动,减低了其过度兴奋的状态,从而减轻帕金森病症状。治疗缓解帕金森病的三个主要症状:震颤、僵直和运动迟缓,尤其对中线症状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如起步和翻身困难等。脑起搏器是一套精致小巧的微电子装置,包括一个脉冲发生器、一根电极和一根延伸导线,这些部件均植入体内,植入体内的部件不会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

通过在人脑中植入刺激电极,用体外遥控装置调控脑内电极的刺激参数,控制和改善患者的症状。脑起搏器还可以用于治疗原发性震颤、肌张力障碍、抽动症、脑瘫、疼痛、癫痫和精神疾病等功能性脑病。

脑起搏器植入技术比以往的手术方法有其特点。首先,可逆和可调节。手术不毁损神经核团,只是使其暂时处于电麻痹状态,改善神经功能,神经核团刺激程度、范围可通过设定脑深部电极的电流、电压、频率及电极位置等多个因素来调节。在术后漫长日子里,还可随病情变化而不断调节,可以长期控制不断发展变化的帕金森病症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