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143条结果

  • 目的:随着新生儿专业的发展,继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支持之后,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了高危儿脑及神经系统的发育研究。在NICU开展神经发育评估,继之进行相应的早期康复,这一系列的工作目前在国内也已经逐渐地得以重视与开展。本文旨在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高危儿认知及运动发育的影响,以便更好地开展高危儿早期康复工作,寻求新生儿期早期康复的更科学的临床依据。方法: 选取2007年3月至2009年3月间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NICU住院的病儿,以及出院后于康复科随诊就诊的病儿,纳入标准为NBNA(新生儿神经行为评估)评分 ≤ 35分。共80名,设为干预组,该组NBNA评分为33.41±4.32。干预组给予早期
    徐宁 主任中医师 2018-06-25 14:50:48
  • 神经康复门诊时常会接诊不少发育迟缓、脑瘫、智力障碍和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患儿,其中3岁甚至6岁之后才初次就诊者不在少数,此前家长没有意识到孩子发育晚要及早看病,坐失早期康复的良机实在可惜。为尽可能避免类似情况发生,给更多的孩子们提高早期康复的机会,呼吁大家共同关注、广而告之高危儿早期干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吧。一、什么是高危儿?广义上高危儿特指在母亲妊娠、分娩期、及新生儿期存在对胎儿、婴儿生长发育不利的各种危险因素的特殊群体,约占新生婴儿总数的60%。狭义上特指在NICU接受监护和治疗的患儿。特别是出生体重小于1500克的早产儿、足月小样儿、宫内/新生儿期缺氧缺血性脑病/胆红素脑病/颅内出血者等。二
    侯梅 主任医师 2019-12-26 17:03:55
  • 何谓围产期脑损伤高危儿?为何要早期干预? 围生期高危因素易造成各种类型的脑损伤,并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随着医学急救水平的提高,高危儿存活明显增多,特别是早产儿及重度窒息的存活,使各种神经残疾的发病率也明显增加,重者引起脑性瘫痪、精神发育迟滞、癫痫、视力缺陷、听力缺陷等各种儿童残疾,轻者导致注意力缺陷与多动性障碍、行为和情绪异常、学习困难等,影响小儿入托、入学、社交、以及学业成绩等。对这部分高危儿进行早期行为发育评价、早期干预,以防治伤残、提高其生存质量极端重要。 围产期高危脑损伤是指出现以下任何一种情况的新生儿:①严重窒息:Apgar评分1分钟≤3分,或5分钟≤6分
    李光荣 副主任医师 2018-07-14 03:03:14
  • 高危儿定义:在胎儿期或新生儿期,有些胎儿或新生儿的身心发育,尤其是脑发育受到危险因素的影响,这样的新生儿称为高危儿高危儿的潜在危险:绝大多数高危儿能完全健康地生长发育,约8%~9%发生脑损伤。由于各种危险因素,可能导致脑发育不良、缺氧缺血性损伤或产伤而产生脑损伤,进而出现脑性瘫痪、智力低下、癫痫、行为偏离、精神发育异常等,此类损伤不仅伤害身心健康,还是造成小儿伤残的主要病因。 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张旭烨高危儿筛查的目的:是促进高危儿健康成长,减少由于脑损伤所致的疾病和残障的发生。
    张旭烨 主治医师 2018-10-18 10:46:54
  • ,剖宫产、前置胎盘等等,这都是一个危险的因素。第三:出生时的异常,比如说窒息、脐带绕颈,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巨大儿,过期产儿等等,还包括各种先天的畸形以及疾病的。高危儿不仅只有危重症状的新生儿,对于上面有临床表现,但有各种潜在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应该列入这个范畴,对于高危新生儿就应该住院密切观察。这些因素可导致脑发育不良、脑损伤以及其他发育不良,极易留下后遗症,如脑瘫、癫痫、视听障碍以及智力低下等。因此,对于高危儿出院后应继续进行医学监测,定期随访,达到早期发现异常、早期诊断、早期进行医学干预,可有效预防和减轻后遗症的发生。科学研究表明,新生儿从出生就具有了视、听、触觉、嗅觉等种种神奇的能力,出生至
    陈静静 主治医师 2020-04-23 19:38:13
  • 近年来随着医学保健及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的提高,新生儿的死亡率明显降低,但随着高危儿存活率的提高,婴儿脑损伤的发病率呈增高趋势。针对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在出生后定期随访,及早进行相应的康复训练是防治脑瘫的重点。  1、抚触疗法  对高危儿从出生生命体征稳定、脐带脱落后即开始进行抚触,采用全身按摩法,在全裸状态下对其面部、胸部、腹部、背部、四肢进行按摩。抚触过程中家长的语言、对视、愉悦的情绪都对婴儿神经系统构成良性刺激,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增加血氧供应,促进代谢,缓解增高的肌张力。  2、神经发育疗法  对高危儿进行各种体位下的正常姿势和运动训练,如俯卧位的抬头、身体对称、翻身、正确的坐姿、坐位平衡
    金伟琴 主治医师 2018-09-07 09:12:08
  • 高危儿的定义 《儿童康复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年3月第1版)中,关于高危儿的定义如下:是指在胎儿期、分娩过程中、以及婴儿期因受到各种高危因素(如早产、颅内出血、窒息、黄疸、感染等)的影响,其生长发育尤其是脑组织的发育可能发生或已经存在生长发育障碍(特别是神经心理发育障碍)潜在危险的小儿。高危儿高危因素存在下列高危因素之一的小儿诊断为高危儿。1.胎儿期:母亲孕期健康情况(高龄、妊高症、糖尿病、甲底、贫血、孕期TORCH病毒感染、有害化学物质或药物、接触放射性物质),胎盘发育不良、脐带异常(脐带过短、脐带扭转)、羊水异常等。2.分娩期:早产(孕期小于37周)、难产、过期产(孕期大于42周
    耿健 主治医师 2020-05-05 12:45:50
  • 资料表明:1——14岁儿童智力低下发生率为1.2%,分析其原因,有三分之一约有100多万儿童是后天因素造成的[3],而后天因素主要为围产高危因素所致。主要有早产、低体重、窒息、 高胆红素血症、脐带饶颈、低血糖等,存活的围产高危儿中平均智能明显低于正常。 我院脑瘫康复中心2000年开始对高危儿进行“三级网络”早期筛查,早期干预。本文统计了2001年1月——2004年5月经高危儿门诊筛查收入院的脑损伤116例。采用综合治疗方法,促进智能及运动发育,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       1病例选至2001年1月——2004年5月住院治疗的1岁以下有高危
    张旭烨 主治医师 2018-10-18 10:51:48
  • 脑性瘫痪高危儿是指在胎儿期、分娩时、新生儿期具有各种可能导致脑损伤高危因素的婴儿,他们可能在婴儿期表现出临床异常,但还不足以诊断脑性瘫痪;也可能临床表现正常。他们发生功能障碍后遗症或发育落后的风险较没有高危因素的婴儿高,因此,对这一特殊群体的早期监测、随访管理、必要时给予早期干预十分重要。​一、新生儿期体位性干预在早产儿尚未足月时,利用支撑物使其保持良好的体位,且不限制肢体的自由运动,可以改善足月时的姿势、促进伸肌-屈肌的平衡发育、降低肢体僵硬。但其长期效果尚不明确(1个Ⅰ级证据)。俯卧位可以预防早产儿的姿势、功能不对称性(1个Ⅱ级证据)。俯卧位可以改善早产儿的氧分压、氧饱和度、功能残气量
    王超 主治医师 2017-08-21 11:10:41
  • 。  什么样的情况需要早期干预呢?  鉴于早期康复的重要性,同时也为了避免过度医疗造成家庭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我们一般建议脑瘫高危儿在具备一定条件时就需要进行早期干预。  1、具有脑损伤和神经发育不良的高危因素:如早产难产、低体重儿、出生窒息等。  2、具有神经系统异常:如肌张力异常、姿势异常等。  3、发育量表评测结果为边缘或者落后。  4、全身运动评估(GMs)结果为不安运动或痉挛同步性缺乏。  5、Alberta婴儿运动量表(AIMS)评估结果为小于5%百分位。  当脑瘫高危儿具备以上两条或者两条以上时,会有10%-15%的可能发展成脑瘫,建议在专业医院进行早期的干预治疗。  如果只具备单一一点的
    常崇旺 主治医师 2018-01-11 17:13:04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