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121条结果

  • 患者,男,39岁,因“鼻中隔穿孔伴左鼻塞一年”入院,一年前在外院行鼻腔手术,术后发现鼻中隔前端圆形穿孔,直径约0.7~1cm,伴有左鼻塞,收入院,行“鼻中隔穿孔修补 左下鼻甲减容术”,术前拍鼻窦CT(水平位 冠状位)评估鼻中隔残留软骨,备大腿阔筋膜修补。手术要点:鼻中隔穿孔周围黏膜分离(鼻中隔黏膜刀),钩针剔除穿孔黏膜肉芽,切除残留软骨移位遮盖穿孔,目前手术顺利完成。 知识链接:鼻中隔穿孔指各种原因导致的鼻中隔贯穿两侧鼻腔的永久性穿孔穿孔的形态、部位及大小各异。鼻中隔穿孔多是鼻中隔手术损伤的结果,虽不会引起严重后果,但其症状却经常困扰患者。 就诊科室: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并发症:严重者可致
    张欣 副主任医师 2019-01-25 09:09:15
  • 一、外伤:行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时,不慎撕裂鼻中隔两侧相对应部的粘-软骨膜,而未予适当的处理;严重的鼻面部外伤或鼻中隔贯通伤后可后遗鼻中隔穿孔,局部激光、微波使用不当,也可致鼻中隔穿孔。二、理化因素:有腐蚀性或刺激性的物质如铬酸、矽尘、砷、升汞、水泥、石灰等被长期吸入鼻腔,腐蚀黏膜,出现溃疡而终至穿孔。三、其他:原发于鼻中隔的某些肿瘤累及深层时可直接造成穿孔。特异性感染如梅毒、结核也可导致鼻中隔穿孔和外鼻畸形,恶性肉芽肿多可直接形成鼻中隔穿孔。鼻腔异物尤其是纽扣电池或鼻石长期压迫也可致鼻中隔穿孔
    肖武 主治医师 2018-05-14 16:12:10
  • 鼻中隔因炎症、特殊感染、手术、外伤等疾病损伤而致穿孔。【诊断要点】1.有鼻中隔手术、外伤、腐蚀,或有结核、狼疮、梅毒、麻风等特殊传染病史。2.鼻腔干燥感,常发鼻出血,时有头痛;呼吸时有吹哨声。3.鼻中隔穿孔;有时小穿孔可被痂皮覆盖,清除痂皮后可发现鼻中隔穿孔。【治疗】1.病因治疗:根据麻风、梅毒、狼疮、结核等原发病,分别按内科治疗方案。2.油剂滴鼻:如清鱼肝油、液体石蜡、复方薄荷油等,3~4次/日。3.手术治疗:原发症治愈后行鼻中隔修补术。【预防护理】1.戒除挖鼻等不卫生习惯,鼻中隔手术时应谨防鼻中隔穿孔。2.防治能引起鼻中隔穿孔的原发疾病。3.保持鼻腔湿润。
    2017-02-28 21:44:56
  • 鼻中隔穿孔系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鼻中隔的任何部位形成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永久性穿孔,使两侧鼻腔想通。一、病因1、外伤:行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时,不慎撕裂鼻中隔两侧相对应部的粘-软骨膜,而未予适当的处理;严重的鼻面部外伤或鼻中隔贯通伤后可后遗鼻中隔穿孔,局部激光、微波使用不当,也可致鼻中隔穿孔。2、理化因素:有腐蚀性或刺激性的物质如铬酸、矽尘、砷、升汞、水泥、石灰等被长期吸入鼻腔,腐蚀黏膜,出现溃疡而终至穿孔。3、其他:原发于鼻中隔的某些肿瘤累及深层时可直接造成穿孔。特异性感染如梅毒、结核也可导致鼻中隔穿孔和外鼻畸形,恶性肉芽肿多可直接形成鼻中隔穿孔。鼻腔异物尤其是纽扣电池或鼻石长期压迫也可致
    王维海 主治医师 2018-04-23 21:25:45
  • 鼻中隔穿孔系指各种原因使鼻中隔贯穿两侧鼻腔的永久性穿孔,使两侧鼻腔相通。穿孔的部位、大小及形态各异。【病因】1、外伤:如手术、经常挖鼻、鼻外伤等,其中以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引起者为多见。反复挖鼻成习,形成鼻中隔溃疡,也可致穿孔,严重鼻外伤也可引起。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喉科田慎之2、感染:急性传染病:如白喉、猩红热、伤寒及天花等。特殊性传染病:如结核、狼疮、梅毒及麻风等。梅毒性穿孔常位于鼻中隔骨部,易合并鞍鼻。其他原因穿孔一般位于软骨部。3、肿瘤:原发于鼻中隔的肿瘤或鼻腔肿瘤压迫鼻中隔。4、其他:鼻中隔脓肿,脓肿溃破后穿孔;鼻腔异物或结石长期压迫鼻中隔或继发感染;化学物质刺激,如长期接触
    田慎之 副主任医师 2018-11-09 12:44:02
  • 患者,女,51岁,安徽人。鼻腔干燥、经常流鼻血,头痛、鼻塞2年余。就诊发现鼻中隔穿孔。发病以来患者思想负担较重,担心经常鼻出血有恶变,且有失眠、不与人交流、说话、鼻塞、鼻干症状长期不缓解!辗转求医来到我院行鼻中隔修复手术。术前请心理科医师会诊,确认患者有焦虑、抑郁状态!追问病史,家人述其淡漠,无语,常眉头紧锁等......术前即开始给予抗焦虑药物治疗。并详细制定手术方案。鼻中隔穿孔经手术修复,成功。出院后嘱咐她按时服用抗焦虑药物、定期复诊。在手术出院时,其焦虑状态已经明显减轻,愿意同医生交流。此类患者我们还碰到1例,抑郁状态相同。因此,鼻病患者,尤其是鼻炎、鼻中隔偏曲以及穿孔的患者,其心理
    张维天 主任医师 2018-07-20 19:07:23
  • 楔形剪断,前端较宽,两剪开线向后交汇成一楔形,在分离棘突或嵴突时向对侧稍用力按压便很容易将楔形顶端离断,达到减张的目的,从而更易于分离最顶端黏膜,保证黏膜的完好。但由于棘突或嵴突顶端黏膜长期受到骨质压迫,该处黏膜血供较差、较脆,故即便经此方法仍有少数黏膜破损者。黏膜破损常导致手术时间延长,双侧黏膜对穿性破损常需一期修补,不但耗费大量手术时间,而且也增加了患者的痛苦,笔者通过采用该方法发现黏膜破损的发生率降低,从而缩短了手术时间,降低了穿孔的风险。因此“楔形减张法” 切除棘(嵴)突是鼻中隔矫正术中对棘突及嵴突的关键处理技巧,能减少手术时间并降低术中黏膜破损的发生率,对减少鼻中隔穿孔等并发症有很大
    周诗侗 副主任医师 2018-07-21 00:30:40
  • 发现左侧鼻中隔面有一小血管博动性出血,当患者要求我再次给他行出血点电灼时,我告诉患者只能填塞压迫止血,否则会形成鼻中隔穿孔。         当我们医生面对鼻出血的患者时,我们首先要清楚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尤其是血压情况,因为高血压患者往往是鼻出血患者最常见的诱因。找到原因后在了解患者为那一侧鼻腔出血,患者第一次出血的鼻腔则为患者出血的鼻腔侧,两侧鼻腔同时出血的可能性很小,随后对症治疗。再就是当患者行一侧鼻中隔电灼后,另一侧则不能电灼,等电灼侧恢复正常后才能电灼对侧鼻中隔粘膜,否则当鼻中隔两侧粘膜同时电灼时,鼻中隔两侧都无完整的创面,易形成鼻中隔穿孔。所以提醒基层医生一定要注意,当鼻出血患者就诊
    马少民 副主任医师 2018-07-20 22:31:35
  • 鼻内镜下带蒂黏膜瓣修复鼻中隔较大穿孔28例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鼻喉科余洪猛余洪猛 摘要:目的:鼻中隔穿孔修补的方法较多,对于直径大于1cm的穿孔,修补成功的把握性仍较低。本文的目的在于介绍鼻内镜下分别使用鼻中隔带蒂黏膜瓣,鼻中隔软骨或骨-带蒂黏膜瓣和下鼻甲、鼻底带蒂黏膜瓣修复中隔较大穿孔的方法,并比较各种方法的效果和优缺点。资料与方法:2004年1月至2008年2月完成的鼻中隔较大穿孔(直径大于1cm,小于2cm)修复术共28例。使用鼻中隔带蒂黏膜瓣进行穿孔修复8例,鼻中隔软骨或骨-带蒂黏膜瓣16例,下鼻甲、鼻底带蒂黏膜瓣4例。其中鼻中隔带蒂黏膜瓣是指单纯利用鼻中隔穿孔周边一侧或双侧
    余洪猛 主任医师 2018-08-04 11:40:12
  • 鼻中隔偏曲伴歪鼻畸形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歪鼻除影响外形美观外,还导致鼻塞,呼吸困难,许多患者同时伴有偏头痛、鼻出血、打喷嚏、流鼻涕,严重的还会影响睡眠,导致记忆力下降等。传统的治疗要经过两次手术,耳鼻喉科医生行鼻中隔矫正术以解决鼻塞等症状,整形科医生再对畸形的外鼻进行整形。患者不仅要经受两次手术的痛苦,还容易出现鼻中隔穿孔、假体排异等术后并发症。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整形科周栩最新临床实践中发现,大多数鼻中隔偏曲患者不合并歪鼻畸形,只有当鼻中隔方形软骨前段向一侧鼻腔脱位或者呈上下或前后偏斜,使得鼻背缘脱离中线时才会引起外鼻畸形。经过研究,创建了鼻内镜下四线减张法,既矫正了鼻中隔,同时矫正了
    周栩 副主任医师 2018-09-27 12:45:37
1 2 3 4 5